#維生素D服用增加失智風險?
這幾天最夯的新聞,莫過於【國衛院研究:長期吃D3恐增失智風險】
https://www.nhri.edu.tw/News/more?id=ab825a3888304070a6975d40f74842c0
然後門診陸陸續續開始有病人詢問
「我有在吃維生素D誒,是不是不能吃了?」
「我給老爸買維生素D已經好多年了,最近他開始失智是不是因為這樣子?」

但這些並不是問題,因為….
#此維生素D非彼維生素D
一般人說的維生素D是Vitamine D3(Cholecalciferol ,膽促鈣醇),是非活性或是營養型的維生素D3。
但這篇研究的維生素D是「骨化二醇(Calditriol) or 骨化三醇(Calcitriol)」,是活性維生素D 。

#營養型維生素D
#單位為IU
結論就是,一般人如果需要補充維生素D建議營養性的維生素D,若是自行購買可以注意盒子上的單位為IU(國際單位),如果單位是mg的話則可能為活性維生素D!

剛好去年有碰到活性維生素D過量造成的高血鈣的病人時,有寫過一篇文章,連結:https://drelilin.com/?p=2556

我從裡頭節錄出的重點:
維生素D3分為「活性」與「非活性」,若以工廠比喻,非活性維生素D3(或稱營養維生素D3)猶如原料,服用後經過工廠加工(即肝臟及腎臟代謝),才變成活性維生素D3,可作用於骨骼、腸胃道及腎臟,幫助骨骼的成骨作用,與提升血中鈣濃度。
因此,民眾補充非活性維生素D3,猶如原料進貨量大,工廠會自動調節產品數量,使活性維生素D3不會無止盡上升,較不會造成鈣磷失衡,服用過多時對人體較無傷害。但若直接服用活性維生素D3,會使身體無法調適,當活性維生素D3的服用劑量超標,會直接造成致命性的高血鈣。因此,活性維生素D3只會用於醫療用途,例如急性低血鈣的病人或洗腎患者併發副甲狀腺機能亢進時使用

#引人入腎
#腎利思維
#幸福人生
近 31 日
2 次瀏覽
本訊息有 1 則查核回應
uienwt 認為 含有錯誤訊息
引用自 Lin 查核回應
國衛院的研究,是利用阿茲海默症小鼠的動物實驗及台灣健保資料庫的分析,發現阿茲海默症小鼠補充維生素D反而加劇大腦的病變以及智能退化,這只是動物實驗,並不能全然套在人體上。
會造成失智的維他命D是「活性」維他命D,需要另外服用,曬太陽所獲得的是「非活性」維他命D。兩種是不同的東西。

民眾從年輕時就應補充維生素D,且不一定要口服,因為根據研究,曬太陽才是補充維生素D最好的方式,也是降低罹患失智症的有效方法。

資料佐證



https://newtalk.tw/news/view/2022-09-01/810244?fbclid=IwAR0Gpufm1yB8QAaAhoGIwwFYbqSi7ZBuq5iaNERNHqtWCcZDKUED_1tlh3s
造成失智的維他命D是「活性」維他命D
https://www.nhri.edu.tw/News/more?id=ab825a3888304070a6975d40f74842c0
國家衛生研究院 新聞稿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acel.13509
研究論文
https://health.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4040677
長期服用維生素D要小心

國衛院指吃維他命D恐增失智風險?毒理專家:片面且錯誤訊息 | 生活 | Newtalk新聞

日前國衛院發表一篇維他命D的相關研究結果,指失智症患者或年長者長期服用維他命D恐增失智症風險,一時間造成熱議。毒理專家招名威對此表示,「這是片面且錯誤的訊息」!他表示維他命D分成2種,會造成失智的維他命D是「活性」維他命D,非曬太陽所獲得的「非活性」維他命D。兩種是不同的東西,「別混為一談了!」招名

https://newtalk.tw/news/view/2022-09-01/810244?fbclid=IwAR0Gpufm1yB8QAaAhoGIwwFYbqSi7ZBuq5iaNERNHqtWCcZDKUED_1tlh3s

老人長期服用維生素D要小心! 國衛院發現恐增失智罹病、惡化風險 - 新知傳真 - 自由健康網

維生素D具有神經保護作用,兒童適時補充有助骨骼與大腦發育,但國家衛生研究院研究發現,老人長期使用可能有害!研究分析健保資料庫顯示,老人使用超過146天,失智症風險增加1.8倍,失智症長期服用,則會病況惡化,死亡風險增加2.17倍,也經由動物實驗發現,主因是維生素D受體蛋白走「歹路」,造成神經凋零。國

https://health.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4040677

以上內容「Cofacts 真的假的」訊息回報機器人與查證協作社群提供,以 CC授權 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4.0 (CC BY-SA 4.0) 釋出,於後續重製或散布時,原社群顯名及每一則查證的出處連結皆必須被完整引用。

加 LINE 查謠言
加 LINE 查謠言
LINE 機器人
查謠言詐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