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回應
E 認為 含有錯誤訊息
引用自 E 查核回應
此影片內容為資訊操弄,刻意曲解、忽視前提、隱藏重要資訊、忽略事實。

- 刻意曲解、忽視前提: 論壇討論的前提是在“極端的國安情境下”的能源對策,而非2025非核家園無法達成的應急方案或政策髮夾彎。(資料:中央社)

- 隱藏重要資訊:歐盟將實際上對於“能被稱為綠能的核能”仍設下多項嚴格的前提:例如新興核電廠必須是用來取代燃煤電廠,且必須是三.五代新型原子爐的核電機組,即使發生電源喪失事故,也可冷卻燃料棒,並對核安審查單位證明使用的是「意外可控制燃料(accident tolerant fuel)」;對於核廢料處置的要求更是嚴格,必須於二○五○年以前找到高階核廢最終處置設施,且除了核能進口國、核電廠所在國,不得再將核廢料輸出至第三國處置。《歐盟分類法》的作用是定義各種投資與經濟活動是否符合「環境永續」標準的指引手冊,因此將核能貼上綠色標籤以後,原本銀行只能投資借款給符合綠色分類的計畫,接下來就變成能參與新建核電廠的投資融資方案,符合這些條件的核電廠才能夠投資或融資給他們。(資料:今周刊)


- 忽略事實:
1. 片中受訪者以他個人定義的綠電、建議以碳中和來做指摽,但卻忽略跟歐美做生意必須依據歐美定義的事實。美國與蘋果公司定義的清潔能源是“再生能源”,其中並不包含核能。而台灣核電廠現有各機組都不符合歐盟將核電標籤為綠電的定義,因此使用核電對做全球生意的產業來說完全沒有幫助。
2. 若不考慮產業使用,單純以降低碳排角度來看,那又回到燃料棒無處存放的問題,三座核電廠中,核三目前仍在運轉中;核一、核二因為乾貯設施一個蓋好不能啟用、一個不能興建,冷卻池放滿用過的燃料棒,導致反應爐裡用完的燃料棒也無法取出爐心,要先解決新北市暫存場的執照卡關問題。(資料:環境法律人協會)

資料佐證

中央社 2023/5/29
https://www.cna.com.tw/news/aipl/202305290144.aspx


今周刊 2022/8/3
https://esg.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180694/post/202208030023/

環境法律人協會 2021/12/16
https://pansci.asia/archives/337801

藍批賴清德能源髮夾彎 綠:談話非指核電廠延役 | 政治 | 中央社 CNA

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拋出核電議題引發關注。民進黨立委洪申翰認為,賴清德不是指核電廠延役,而是在極端的國安情境下的能源對策;國民黨立委洪孟楷則批評賴清德上演能源髮夾彎。

https://www.cna.com.tw/news/aipl/202305290144.aspx

天然氣、核能獲貼「綠色標籤」 列入永續經濟成員 核能變綠電有玄機?專家解密背後涵義-ESG永續台灣

核能列入歐盟永續經濟分類,但條件嚴苛;全球再生能源倡議RE100亦指出,再生能源中並不包含核能發電,台灣仍應務實發展再生能源,才是實際之策。

https://esg.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180694/post/202208030023/

核廢料放我家?高階核廢料的危險性與處理方式

在重啟核四公投論戰中,屢屢能聽見「核廢料要放你家還是我家」的論點,不管是放誰家,首先要知道的是核廢料到底是怎麼處理,有幾個階段。

https://pansci.asia/archives/337801

以上內容「Cofacts 真的假的」訊息回報機器人與查證協作社群提供,以 CC授權 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4.0 (CC BY-SA 4.0) 釋出,於後續重製或散布時,原社群顯名及每一則查證的出處連結皆必須被完整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