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回應
Lin 認為 含有錯誤訊息
引用自 Lin 查核回應
戴兩層口罩研究人員表示沒有幫助,因為會增加空氣阻力,而且導致邊緣的洩漏。所以,總結來說,要防止飛沫傳染,其實正確配戴好一個口罩就行,戴兩個口罩並沒有更顯著的加乘效果。在口罩效力上,N95 最佳,其次是不織布口罩、布口罩,最後是聚氨酯口罩(也就是海綿口罩)。

資料佐證

https://technews.tw/2021/03/05/cdc-fugaku/
https://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78670

美國 CDC 錯了嗎?日超級電腦模擬:戴兩個口罩防疫效果跟一個差不多

口罩已成為每個人防疫的必須品,然而,究竟是戴一個就好,還是戴「兩個」效果會更好?根據日本超級電腦「富岳(Fugaku)」的模擬結果顯示,若有正確配戴一個口罩,在防止飛沫上跟一次戴兩個口罩並沒有太大差異;而這結果也與美國疾病管制預防中心(CDC)近日的建議相抵觸。 根據路透社報導,美國疾...

https://technews.tw/2021/03/05/cdc-fugaku/
此查核回應尚被用於以下的可疑訊息
台灣的朋友們,我十年來幾乎沒有發中文po,所以這次用中文,代表這篇的內容很重要。

我看著台灣的疫情逐漸升溫,真的令我很擔心我們在美國去年經歷過的血淚在台灣重演。而很多台灣防疫的作法,還滿停留在使用去年的資訊,沒有隨著我們這一年來對COVID-19的研究而更新。

譬如說,拿著花灑在街道上噴消毒水,這真的只是政府噴給民眾看心安的而已。沒有任何科學證據顯示消毒街面可以預防新肺 (這又不是登革熱在消滅病媒蚊)。還有政治人物被記者訪問時,一堆記者沒有保持社交距離而肩並肩的近距離接觸彼此...公共場所防疫主要靠量體溫,沒有政府強制規定大量減少入場人數(美國麻州去年最低曾經規定公共場所容客率只能是平常的10%)。要知道大多數的COVID-19病人是不會發燒的,所以誤以為體溫正常就沒問題,然後進到賣場就像擠沙丁魚一樣的是非常危險的事情...或是到現在還沒有強調遠距辦公或分流辦公,讓大部分的上班族天天坐捷運進辦公室,坐在一格一格的OA辦公桌,呼吸中央空調的循環空氣...這些在我眼裡,都是不及格的防疫措施。

怎麼樣能保護自己不被傳染呢?最重要的當然是戴口罩。而戴口罩這件事,我很少看到台灣人討論美國CDC今年二月份發布的研究報告(如附件)指出:戴兩層口罩(double masking,外層為布料口罩內層為外科口罩)可以有效減少超過90%以上的傳播。這點真的很重要,在CDC發布這份研究後,所有白宮官員在公共場合都戴上雙層口罩。我在門診也是戴上兩層口罩。所以,請告訴你的親朋好友,口罩不只要戴一個,要戴兩個, 即便你不喜歡布料口罩想戴兩層外科口罩,根據CDC的研究,雙層口罩是能更顯著預防COVID-19的。

至於社交距離這件事,我看到台灣的新聞畫面,真的很讓我感到憂心。連政府的疫情記者會,官員或是台下記者都沒有保持社交距離。這非常沒有危機意識。在過去一年當中,美國有多少政治人物,新聞記者和政府官員,就是因為沒有保持社交距離而感染新肺。在我們過去一年的研究中,我們有明確的研究數顯示無法保持社交距離會顯著增加感染率(我發的paper也有類似的結果)。因此,口罩的功用,如果沒有配上社交距離,是無法有效預防傳播的。

新肺恐怖的地方,在於極大多數的無症狀感染者,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把你接觸的所有人都當作對方可能有COVID-19來預防。我過去一年問診上千個確診的病患中,有很多病人就是想說覺得「對方應該不會有COVID-19」,那麼一次放下心防就中標了。

我真心希望台灣能儘速脫離這次的危機,也希望我的親朋好友們能確實做好防疫措施保護自己。大家加油!


來自美國的台灣人醫生
Dr. Justin Yang
1 other reply

以上內容「Cofacts 真的假的」訊息回報機器人與查證協作社群提供,以 CC授權 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4.0 (CC BY-SA 4.0) 釋出,於後續重製或散布時,原社群顯名及每一則查證的出處連結皆必須被完整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