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以檢視影片內容

逐字稿

人的壽命取決於心臟的壽命,那怎麼樣能讓我們心臟的壽命更長一些呢?
英國科學家研究動物的心臟,發現了一個有趣的數字﹔40億。
他們發現雖然動物的壽命長短不一﹔長的能活150年,短的只能活幾個月。
但是所有動物的心臟,一生中跳動的數字是橫定的,那就是約40億次。
心臟跳動越快﹔壽命越短﹔跳動越慢﹔壽命越長。
南美洲有一種鼠類﹔身長只有5厘米﹔這種老鼠動作敏捷﹔一刻不停的覓食﹔它的壽命只有10個月。
這種老鼠的心臟每分鐘跳動5000多下﹔蜂鳥能夠憑藉高速煽動的翅膀﹔把自己懸浮在空中﹔從而用自己的長嘴﹔瞬息花蜜。
蜂鳥的心臟每分鐘跳動3000下﹔蜂鳥能活3年﹔烏龜每分鐘30下能活200年﹔我們人類的心臟每分鐘跳動70下﹔因此理論上人能活120年。
這種情況有點像我們平時駕駛的汽車﹔一輛汽車的壽命取決於發動機的壽命﹔同樣型號同樣廠家生產的汽車﹔不管它是經常行駛在高速公路上﹔還是行駛在崎嶇不平的山路上﹔也不管駕駛員是粗方駕駛還是小心駕駛。
它的發動機壽命是恆定的﹔30萬公里之後必須大修﹔60萬公里車輛就要報廢﹔基於這樣的理論﹔如果我們每天用兩個小時慢跑1萬米﹔跑步中我們的心臟由原來的每分鐘70次﹔提高到140次﹔我們的心臟就會在這兩個小時裡多跳動8400下﹔堅持一年慢跑就會多跳動306萬下﹔10年多跳動3060萬次﹔這樣心臟就縮短一年的壽命。
從這一意義上講﹔運動縮短壽命毫無疑問﹔如果你每天大運動量大汗淋漓﹔肥累的筋疲力盡不能釋懷﹔不但不會延長壽命﹔反而會加速那團珍貴細胞的新陳代謝﹔加速你心臟的衰老﹔那些常年堅持運動的人﹔雖然他們身體很好﹔肌肉健碩從不感冒也很少生病﹔但是都不是很長壽﹔為什麼﹔因為他們浪費了他們細胞的生命﹔違反了節約的原則﹔自然界中凡是行動緩慢﹔
不少活動的動物﹔生命都叫長壽﹔比如烏龜﹔大象等﹔凡是行動敏捷﹔善於奔跑﹔不停活動的動物﹔壽命都叫短﹔比如獵豹﹔兔子﹔飛鳥﹔道理就在於此﹔所以說﹔不要長期進行大運動量的體育鍛煉﹔不浪費身體才利於長壽。
近 31 日
0 次瀏覽
本訊息有 1 則查核回應
鄭家齊 認為 含有錯誤訊息
引用自 鄭家齊 查核回應
心率和壽命成反比,但缺乏大規模統計資料,且影響壽命的因素很多,此說法並未被主流學界認可。

運動時雖然心跳增加,但有運動習慣的人,未運動時的心跳次數反而較低,平均每日的心跳次數可能會比沒有運動習慣的人低。沒有運動的人,得到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的機會很高,對健康和壽命造成負面影響。壽命也不會比有運動的人長。

這是因為有運動習慣的人,心肺功能較好。運動能加速血液循環,增加代謝率,有助於血管健康和控制血糖、膽固醇,建議慢性病患者適度運動,有利控制疾病。適度運動可以幫助維持健康和心肺功能的訓練,並不會因為運動而加速老化,亦可以可以幫助延緩肌力、關節退化的狀況。

因此,傳言建議不要運動,宣稱「靜養才能長壽」,為「錯誤」訊息。

資料佐證

https://www.mygopen.com/2021/11/longevity.html

https://tfc-taiwan.org.tw/articles/6363

【易誤解】長壽不在於運動,而在於靜養的影片?一輩子心跳次數是有限的?多為錯誤說法

網傳「運動不能使人長壽,唯有靜養才是長壽之道」的影片。專家表示,「心跳加快會增加細胞分裂、老化速度」、「人的一輩子心跳次數是有限的,達到一定次數的心跳,生命也就到頭」等說法沒有根據。正常人的心跳速率為每分鐘 60 至 100 下,而有三高共病症,像高血壓、糖尿病、膽固醇,或者是冠狀動脈阻塞、心衰竭等

https://www.mygopen.com/2021/11/longevity.html

【錯誤】網傳「長壽不在於運動,而在於靜養...人的一輩子心跳次數有限...心率和壽命成反比,運動導致心率加快,新陳代謝加快,細胞分裂和老化必然也會加快...」?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1/9/27版】 一、專家指出,過去確實有研究認為心率和壽命成反比,但缺乏大規模統計資料,且影響壽命的因素很多,此說法並未被主流學界認可。 二、專家指出,運動時雖然心跳增加,但有運動習慣的人,未運動時的心跳次數反而較低,平均每日的心跳次數會比沒有運動習慣的人低。這是因為有運動習慣的人,心肺功能較好,讓心跳次數變慢。因此,心跳慢是心肺功能好的附帶結果。 三、專家指出,運動能加

https://tfc-taiwan.org.tw/articles/6363

以上內容「Cofacts 真的假的」訊息回報機器人與查證協作社群提供,以 CC授權 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4.0 (CC BY-SA 4.0) 釋出,於後續重製或散布時,原社群顯名及每一則查證的出處連結皆必須被完整引用。

加 LINE 查謠言
加 LINE 查謠言
LINE 機器人
查謠言詐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