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窮台元年]
最近大陸一些涉台事務經濟學者,正在熱烈討論是否要對台灣發動類似美國對中增加巨額關稅做法的貿易戰。因為根據大陸國台辦網站公布的數據,過去30年(1989~2019),大陸出口到台灣商品總額為5922餘億美元,大陸進口台灣商品總額為2兆2549餘億美元,兩相抵扣結果,台灣從大陸淨賺了1兆6627餘億美元,尤其過去民進黨執政的4年,每年台灣都從兩岸貿易中賺足1000億美元以上,台灣成為最會賺大陸錢的地區,但是台灣也是在政治上處處與大陸作對為敵表現最強烈的地區。甚至還運用從大陸賺的大筆美元,大買美國的軍火武器,用來對付大陸。
因此在面對如此尷尬的數據前面,這些學者認為若不能有積極作為,不等同大陸當局實質在經濟上放縱支持台獨嗎?加上為期10年的ECFA亦已到期,大陸已無義務還要給台灣免關稅的優惠,兩岸貿易戰自然蓄勢待發,2021年對台灣會是一個極為嚴峻,注定成為「經濟窮台」元年的新時代,台灣政府與人民能無惕厲乎,的確令人憂慮。
事實上,大陸當局已在梳理發展了33年的兩岸關係,對那些只知賺大陸錢,還公開支持台獨的台灣政府官員與人民,決定施以最嚴厲的制裁。
尤其,台灣有些投機分子,在眼看中美貿易戰將持續多年的情形下,抱著幸災樂禍的心理,大聲叫囂台灣未來會有30年的經濟好景,認為兩岸關係就算不好,台灣的經濟仍然會好。如此親痛仇快的心態,表露無遺,更是讓大陸當局感到十分難過與難堪,不採取任何制裁行動,實在無法向眾多兩岸愛國之士交代。
在這樣的態勢之下,從經濟下手,不惜將兩岸貿易歸零,至少不能容忍台灣當局每年還從兩岸貿易中獲取暴利,並以此暴利去購買美國軍火與大陸為敵,是大陸當局所設的底線,也是合情合理的做法。
回顧當年國民政府在大陸的失敗,就是金融崩潰與經濟破產所導致,最後一敗塗地,不得不退居台灣一隅。所以,如何以經濟貿易手段,對付台獨分子,應是大陸當局除了武力統一之外的另一選項,而且已事不容遲,有如箭在弦上,一觸即發。
總之,大陸當局採取中美貿易戰美國用的加稅方法,打響兩岸貿易戰的第一槍,極有可能。美國是中美貿易戰的始作俑者,大陸有樣學樣,以其矛對其盾,美國自是難以置喙,也很難插手干預,指責大陸當局的不是,台灣必須單獨應對。看來台灣經濟的冬天才要開始,能不慎乎?也能無感乎?(作者為國立高雄科技大學前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