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回應
Lopi 認為 含有個人意見
引用自 Lopi 查核回應
1️⃣圖片中的文字出自於 2014 年出版的書籍《白色的力量》中的「柯語錄」,作者為柯文哲。
2️⃣一流人才如何定義,並沒有一定的共識,所以其認定只能說是個人意見。譬如說如果以結果成就論來看,台積電世界第一,台灣的物理電機人才不只是國內一流,也是世界一流的。柯文哲口中的國內醫界人才,在世界上並沒有那麼傑出。
3️⃣比較廣泛的看法是《一流人才,各有專長,並不是全方位的》,聯考成績 並不能作為一流人才的定義。
4⃣️還有心理學上有一種《自利性偏差》的現象,參考【1】。聯考成績最好,就自我膨脹成一流人才,是自己當醫生,就覺得只有醫生是台灣的第一流人才;自己從政,就認為第一流人才應該從政,無視個人有不同的專長,也限制了目光的視野。

不同意見出處

[1]維基百科 https://zh.m.wikipedia.org/zh-hant/自利性偏差
[2]呂秋遠:把人才分幾流,就是已經是歧視
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183027/post/202307160007/

自利性偏差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自利性偏差是一種心理學現象,即人們通常將自己的成功歸因於自己的人格特質,而將自己的失敗歸因於環境影響[1],而經自己當下受各自的選擇性的極限和預設、需求而影響的價值觀與理解和判斷而出的「主觀上一時相同的」目標來對他人歸因成敗則正好相反。於多數人導致這種現象的原因不明,但有一說法是由於跟認知失調相關的確認偏誤、保持主觀的自信或維護自身的自尊及於社會中的形象之「自利」;另一說法是因為人們通常對自身之主

https://zh.m.wikipedia.org/zh-hant/自利性偏差

一流人才念醫學,藝術最不入流「能當飯吃嗎」?呂秋遠:把人才分幾流,就是已經是歧視- 今周刊

許多人,而且為數不少,對於科系與職業社會貢獻度,會有一種詭異的想法,就是「一流的人才念醫學、二流的人才念理工、三流的人才念商學、四流的人才念法律、五流的人才念政治、六流的人才念文學,藝術,應該是不入流的。」延伸出來的兩極化概念,大概就是醫學、理工最好,社會科學、文組最糟。

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183027/post/202307160007/

以上內容「Cofacts 真的假的」訊息回報機器人與查證協作社群提供,以 CC授權 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4.0 (CC BY-SA 4.0) 釋出,於後續重製或散布時,原社群顯名及每一則查證的出處連結皆必須被完整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