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回應
E 認為 含有錯誤訊息
引用自 E 查核回應
1. 網傳圖卡以“民進黨二二八館長”描述方式並不正確,二二八紀念館並非民進黨的。

- 二二八紀念館館址是在1996年國民黨執政時期選定,2003年起即由台北市政府文化局直接經營。二二八事件是台灣人民受威權政府壓迫下發生的悲劇,紀念二二八並不是專屬於民進黨,每一位公民都應該好好認識、討論、正視這一段歷史,才能避免威權復辟、悲劇重演。(資料:二二八紀念館)

- 楊振隆是二二八受難者家屬,在戒嚴時期,政治受難者家屬不僅受到威權政府不合理的監視註記,也背負污名,被社會歧視孤立,而他即是受到高中班導師長期刁難,才犯下大錯,出獄後他在榮總任職,甚至還因為二二八受難者家屬的身份而處處被“警告”,不得已只好辭職。楊振隆並未對周圍的人隱藏他曾經犯錯的事實,他也曾多次在媒體受訪時坦承在1969年(17歲)時涉及殺人案,並曾服刑,後於1976年服刑7年後獲假釋,因當時未成年,依照少年觀護原則,塗銷罪名。(資料:風傳媒)

- 楊振隆在2016年擔任二二八紀念館館長,已於2023年卸任。二二八紀念基金會董事為官派性質,部分董事是政府機關代表,不過,基金會執行長兼館長是由董事會提名、董事成員選聘,因此他受提名也是因為他長期投入二二八平反運動、為追求的公義所做出的努力獲得肯定。(資料:台灣事實查核中心)


2. 廢死不是民進黨提倡的。

- 最早倡議“廢死”是由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台灣人權促進會、台北律師公會、東吳大學張佛泉人權研究中心等團體為了營救冤獄死刑犯,2003年成立以推動廢除死刑為終極目標的民間聯盟,成立之初以「替代死刑聯盟」為名,後於2006年更名為「台灣廢除死刑推動聯盟」。(資料:台灣廢除死刑推動聯盟)

- 馬英九執政時,2009年簽了兩公約,其中包含廢除死刑條例,所以社會上才開始有較多廢死的討論。(資料:國家人權委員會)

資料佐證

二二八紀念館
https://228memorialmuseum.gov.taipei/cp.aspx?n=4D7047BD2F9BED40

風傳媒
https://www.storm.mg/article/2015769?mode=whole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
https://tfc-taiwan.org.tw/articles/9998

台灣廢除死刑推動聯盟
https://www.taedp.org.tw/about

國家人權委員會
https://nhrc.cy.gov.tw/cp.aspx?n=8682

台北二二八紀念館

一、緣起台北二二八紀念館前身為「台北放送局」。 1930 年台灣總督府交通局遞信部為發展臺灣的廣播事業,於現址成立台北放送局。 1931 年台灣放送協會成立,廣播業務即移交該協會經營。 1945 年二戰後國民政府接收,改為台灣廣播公司。 1947 年二二八事件發生,當時的廣播電台扮演著黨政軍各界人士宣傳政令,和民眾代表報告事件處理近況的重要角色。 1949 年中華民國政府撤退來台,改為中國廣播公司

https://228memorialmuseum.gov.taipei/cp.aspx?n=4D7047BD2F9BED40

被爆50年前砍斷導師頭 二二八基金會執行長楊振隆吐露半世紀真實心聲-風傳媒

「去接受懲罰、接受法律制裁、並且讓自己改過遷善,這對我自己跟受害者都是彌補──同樣地,我們對轉型正義要用同樣心情去看待,轉型正義最起碼加害者要受到處理,沒走到這步,冤屈都還在……」二二八國家紀念館前館長廖繼斌2日下午召開記者會,揭露現任二二八基金會執行長楊振隆高中時期曾「當著全班

https://www.storm.mg/article/2015769?mode=whole

【部分錯誤】網傳「二二八紀念館長楊振隆曾服刑,他是由蔡英文、蘇貞昌共同提名,月薪30萬,享政務官退休18%福利」?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3/12/14版】 一、二二八紀念館前館長兼執行長楊振隆曾於1969年涉未成年殺人事件,並被判刑15年入獄服刑,獲假釋後,因少年觀護原則,塗銷罪名。 二、楊振隆在2016年擔任二二八紀念館館長,已於2023年卸任。 二二八紀念基金會董事為官派性質,部分董事是政府機關代表,不過,基金會執行長兼館長並非是由總統、行政院長直接提名,而是由董事會提名、董事成員選聘。傳言稱「蔡英文、

https://tfc-taiwan.org.tw/articles/9998

關於我們

廢死聯盟的成立 長期參與人權運動、司法改革及死刑冤案救援的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台灣人權促進會、台北律師公會、東吳大學張佛泉人權研究中心等團體,眼見來不及為冤死的江國慶和盧正平反,更有感於為救援蘇建和案、徐自強案當事人與死神拔河的急迫感,決定除了個案救援,更應該從制度上改革,才能避免無辜的人民繼續枉死,阻止國家繼續使用死刑這個暴力手段,因此在2003年邀集更多團體和個人,成立以推動廢除死刑為終極目標

https://www.taedp.org.tw/about

兩公約/ICCPR&ICESCR

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The International Covenant on Civil and Political Rights,簡稱ICCPR)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The International Covenant on Economic, Social and Cultural Rights,簡稱ICESCR),以下簡稱兩公約,將《世界人權宣言》(Universal Decl

https://nhrc.cy.gov.tw/cp.aspx?n=8682

以上內容「Cofacts 真的假的」訊息回報機器人與查證協作社群提供,以 CC授權 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4.0 (CC BY-SA 4.0) 釋出,於後續重製或散布時,原社群顯名及每一則查證的出處連結皆必須被完整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