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詮釋有誤,或尚非學界共識:
■「疫苗研製速度遠小於病毒變異」
COVID-19的病毒的確已經歷多個突變(mutations),但突變並不表示一定會使研發中的疫苗失效,此主張無科學證據。
■「已變異出三條新攻擊路徑」
有誤,相關論文"並未"認為COVID-19的病毒是因變異才產生新攻擊路徑;僅是科學家透過研究,陸續發現有這幾種病毒侵入人體的可能途徑。
■「病毒可能終身寄生體內」
WHO已在其闢謠專區澄清,多數COVID-19患者可以康復,且"消除"體內病毒。
■「病毒可經空氣、糞便傳播」
空氣傳播僅發生於醫院插管產生氣溶膠等特定情形下;的確曾在確診個案糞便檢出病毒,但是否具傳染性仍待研究證實。
■「病毒可皮膚傳播」
中華醫學會皮膚病學分會前主委鄭捷的確認為,當大面積皮膚暴露且皮膚屏障破壞時,病毒可經皮膚傳播;但此非WHO、我國疾管署立場。
■「沒有中醫藥介入將越死越多」
WHO、我國疾管署迄今未主張以中醫方式治療COVID-19患者,且WHO與中國聯合任務專家組將中醫是否有效列為仍待了解的「Knowledge Gap」。
■「病毒以候鳥模式在南北半球來回」
COVID-19是否會季節化持續出現,如哈佛公衛學院Marc Lipsitch教授等皆有多元觀點,認為應多方考量環境、人類行為、宿主狀況等;學界並無一致共識。
--
至於「冰島一名患者同時被兩種新冠病毒感染」當地媒體的確有報導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