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回應
Ann 認為 含有錯誤訊息
引用自 Ann 查核回應
1.細胞自噬作用可促進新陳代謝,但也可能導致細胞走向死亡,目前人類科技無法控制自噬作用的程度與發生部位。因此專家不建議以「挨餓」故意誘發細胞的自噬反應。

日本生物學者大隅良典,發現「細胞自噬作用」是新陳代謝的機制,因而獲得2016年諾貝爾生醫獎。若細胞自噬若受到干擾,可能會導致帕金森氏症、第二型糖尿病,不正常的細胞自噬機制也與癌症有關,風濕科主治醫師林靖麒認為,不應該用挨餓來誘發身體的自噬反應。

2. 國家衛生研究院癌症研究所副研究員李岳倫提醒,「斷食」在執行上要非常小心,最好先和醫師、營養師充分溝通。斷食一、二天還可以,但如果是長期斷食就不太建議。

資料佐證

【錯誤】網傳「弄懂獲得諾貝爾獎的自噬作用,原來飢餓療法很科學」、「一日飢餓秘密獲得諾貝爾獎」?
https://tfc-taiwan.org.tw/articles/563

2016諾貝爾生醫獎:細胞自噬和大隅良典的酵母菌
https://pansci.asia/archives/106692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 2016
https://www.nobelprize.org/prizes/medicine/2016/press-release/

【錯誤】網傳「弄懂獲得諾貝爾獎的自噬作用,原來飢餓療法很科學」、「一日飢餓秘密獲得諾貝爾獎」?

網傳「弄懂獲得諾貝爾獎的自噬作用,原來飢餓療法很科學」、「(細胞)自噬作用還能抵禦病毒和細菌的侵襲」,經查: 一、2016年諾貝爾生醫獎得主、日本生物學者大隅良典發現「細胞自噬作用」是新陳代謝的機制。當細胞內的胞器老化時,細胞會產生吞噬體,分解老化胞器、回收可用物質。 二、「飢餓療法」是以「卡路里限制理論」為基礎,透過少吃讓身體內產生的自由基減少,進而延年益壽。 三、細胞自噬作用可促進新陳代謝,

https://tfc-taiwan.org.tw/articles/563

以上內容「Cofacts 真的假的」訊息回報機器人與查證協作社群提供,以 CC授權 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4.0 (CC BY-SA 4.0) 釋出,於後續重製或散布時,原社群顯名及每一則查證的出處連結皆必須被完整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