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回應
Lin 認為 含有個人意見
引用自 Lin 查核回應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講師劉欣維指出,如果很喜歡喝茶的話,還是自己帶著自己的過濾器,然後把茶葉放進去,因為這樣子類似不織布或是PET的茶包,它在環境當中就是真的沒有辦法被分解。

不同意見出處

https://news.tvbs.com.tw/world/875879
此查核回應尚被用於以下的可疑訊息
▲「絲質」茶包的材質在浸泡熱水後,竟會釋出塑料顆粒。(示意圖/取自Pixabay)

「絲質茶包」5分鐘釋116億個塑料顆粒! 
水蚤失控亂游超慌張

ETtoday新聞雲 > ETtoday健康雲2019年09月27日 14:13

實習記者曾筠淇/綜合報導

許多人都會用茶包來泡茶喝,自2006年起,就有不少「絲質」的新茶包出現,並取代舊有的紙製茶包,但這些絲質茶包在被熱水沖泡的同時,卻會釋放出116億個微塑料顆粒和31億個奈米塑料顆粒。經測試,當塑料濃度越高時,被放入的水蚤游動起來便越不規律,不過,在人體健康上,目前則仍不清楚會造成什麼影響。


綜合外媒報導,加拿大蒙特婁(Mont Royal)麥基爾大學(McGill University)的研究團隊發現,許多廠商開發出「塑料」茶包,並取代傳統的「紙製」茶包,前者在經過攝氏95度的熱水沖泡後,就會釋放出116億個微塑料顆粒和31億個奈米塑料顆粒,而茶包釋出的尼龍和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含量也高出標準許多。


麥大研究團隊的其中一位化學工程師納塔莉•圖芬克吉(Nathalie Tufenkji)在環境科學與技術期刊(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上表示,自己某天在咖啡廳購買了一杯茶,接著,「我低下頭對自己說,這個茶包看起來就像塑料,把塑料放在熱水中真的太荒謬了。」於是,她便與研究生赫南德茲(Laura Hernandez)開始進行研究與測試。


圖芬克吉透露,「我們原以為可能會看到100或1000個粒子,但當我們看見有數十億個粒子時,完全被震撼了。」因此,他們又再隨機選擇4個品牌的塑料茶包進行實驗,並將其各泡在華氏203度(攝氏95度)的熱水中5分鐘,果不其然又出現許多塑料,甚至還在茶中發現少量的金屬。


為了知道這些塑料是否有潛在的不利影響,研究團隊便將水蚤放入不同濃度的「塑料茶」中進行測試。結果,濃度越高者,對水蚤的影響就越高,牠們游動更不規律,壓力也更大。不過,目前還不清楚這些塑料對人體造成的影響,因為這類的研究其實非常少。

圖芬克吉沒有透露他們究竟測試了哪些品牌,但是這些「塑料茶包」的材質大多都會用「絲質」的話術來包裝,外觀則大多是網狀、金字塔型,與傳統茶包的扁平形狀不同。她表示,「為什麼要用塑料來做茶包,還放入沸騰的水中?人類都需要知道他們喝下了什麼。」
1 other reply

以上內容「Cofacts 真的假的」訊息回報機器人與查證協作社群提供,以 CC授權 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4.0 (CC BY-SA 4.0) 釋出,於後續重製或散布時,原社群顯名及每一則查證的出處連結皆必須被完整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