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回應
一本書 認為 含有錯誤訊息
引用自 一本書 查核回應
👉前兩段源自葉金川文章,有收錄在今週刊(在文章最後):https://bit.ly/31rlK1f
👉「一個人的老後」段落源自於彭蕙仙在天下雜誌的文章:https://www.cw.com.tw/article/5006133
👉「要準備的」段落源自於香港文匯報蘇狄嘉的〈海闊天空:老健、老居、老本、老友〉:https://bit.ly/3GMRcHl

其他的太多到處引用查不到出處了,不過請不要看到「我們注定是孝順父母的最後一代,被兒女拋棄的第一代」就相信啊!身為晚輩看到這句話也很難過,覺得被誤解😭😭😭。儘管工作再忙時間常常都不夠用了,很多年輕人也都希望能努力多陪陪家人的👪。

這種文章七拼八湊的,出處也不對就亂貼,雖然看似很有道理但請不要過度相信了,多半不是寫的人的原意。尤其最後還說「要傳給12個親友就會有好運」根本是想要哄騙大家轉傳的內容農場文章。

資料佐證

〈享受50歲以後的人生,不留遺憾!葉金川給兒一封告別信:希望火化後的骨灰,能回敬給魚吃!〉 @ 今週刊
https://www.businesstoday.com.tw/article/category/154768/post/201908070067/

〈一個人的老後〉彭蕙仙 @ 天下雜誌
https://www.cw.com.tw/article/5006133

〈海闊天空:老健、老居、老本、老友〉蘇狄嘉 @ 香港文匯報
http://paper.wenweipo.com/2013/03/05/CF1303050004.htm
此查核回應尚被用於以下的可疑訊息
老了怎麼辦? 讓老人享受吧!
~葉金川~

為什麼有這樣的想法,因為我一直認為,80歲以上的老人,不需要限制他們食物清淡,不必減重,吃的下比較重要,愛吃什麼就吃什麼,可以吃到自己認為的人間美味,讓自己活得更快樂一些。限制老人不能做這吃那,是違反人性的,也沒有任何科學根據的。

事實上,越來越多科學證據顯示,老人要吃好一點,吃胖一點,讓他具有多一點對抗疾病,對抗憂鬱情緒的能力。我願,每個老人都可以享受自己美好的最後一段人生,不要留下任何遺憾。

一個人的老後
幾個老友約了要碰面;忙得不想參加的我本來說了個「不」,但想到人生過了一天少一天,老朋友能見就要多見。還是把時間空了出來。我們的聚會,三分之二的時間在討論「預立遺囑」,大家想的都差不多:三反(反電擊、反插管、反氣切),一要,要樹葬。這些話,我們說起來真是乾淨俐落,我不確定大家是不是真的那麼看透生死,就我自己來說,無非是想讓人生簡單一點,不給自己、不給人添麻煩。

《送行者》裡頭有句話說,人生最重要的終極決定(怎麼安排後事),往往都是別人做的。為了不要讓這種事發生在我們身上,我們都早早就立好了遺囑。寂寞不是病,痛起來要人命。是這樣的吧。
結語
俗語說的好「有理財就不窮、有計畫就不亂、有準備就不忙」,身為老人預備軍的我們,是否做好準備了?只要事先做好準備,日後就無須憂心老後生活。
要準備的第一件事就是能老健,平時就要注重三養:吃得營養、注重保養、要有修養。第二是老居:與其過度恐懼孤獨,一定要和兒孫同住,過著忍氣吞聲的生活,不如獨自享受單身之樂,無論都會或郊區,住最適合自己的地方。附近有你喜歡的餐廳!第三是老本,既然養兒已無法養老,為人父母的也只能自立自強了,老本一定要保得好,不進棺材前一定不分家產。第四是老友:有個好朋友、好飯友和伴侶一樣重要,平時要廣結善緣,多認識各類朋友,是單身貴族享受生活的一項祕訣。
總之,不管你是長壽的歐吉桑或歐巴桑,到最後都是一

個人,這句話一點也不悲涼,也不可怕,全看你如何安排生活,全看你有沒有成熟的心理。喜歡就值得去做,別忘了,這輩子就只這一次,遇到好康的或是幸福的事,可別總是期待留給下一代。
感想
老朋友們切記!我們注定是孝順父母的最後一代,被兒女拋棄的第一代,千萬不要“人在天堂,錢在銀行”,什麼「一個人很寂寞」、「老了沒人照顧」等種種負面訊息,早已是過時的說法。
要認清:財富只是數字問題,名利只是短暫虛榮,生活才是人生的全部,當個「樂在享受單身暮年」的人,人生就有如再度染上春天的色彩,條件是:身體強健,有錢、有閒、有朋友,並且有自己專屬的空間。能夠獨立自主,自得其樂的人生,相信也是自己給自己最大的功德。

好好活,不要攀,不要比,不要自己氣自己,父是天,母是地,盡孝父母要牢記,夫妻愛,子,,家和比啥都重要,行點善,積點德,多做善事多積德,官再大,錢再多,閻王照樣土裡拖。衆天善神都來保佑你,你要傳給12個朋友和親人,四天後一定有好運來,如刪除或不發,一年都不順,發吧!滿靈的,就當電話費( Line 免費),我剛收到就轉發給你。
1 other reply

以上內容「Cofacts 真的假的」訊息回報機器人與查證協作社群提供,以 CC授權 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4.0 (CC BY-SA 4.0) 釋出,於後續重製或散布時,原社群顯名及每一則查證的出處連結皆必須被完整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