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住院後,他的姊姊應思悅去醫院探訪他,他出現臉部抽搐、話語含糊、反應遲滯的症狀,劇裡的精神科醫師特別解釋「這是服用抗精神病藥物後,會出現的副作用——錐體外症狀」。
我的第一個念頭是,這演員很專業,演得確實像病人服用「第一代抗精神病藥物」後,可能會出現的副作用;但第二個念頭卻是:完蛋了,會不會讓剛出現精神病症狀的病人更有拒絕服藥的理由?或是病人家屬更不敢帶病人到醫院就醫了?
先說明一下,什麼是「錐體外症狀」(Extrapyramidal symptoms,簡稱EPS) ?簡單說,就是主管身體運動系統的大腦受到某些干擾(如:藥物、腦性麻痺或副甲狀腺機能低下等狀況)導致無法正常靈活作用時,會發生身體肌肉張力異常、類巴金森氏症、肢體僵硬或靜坐不能(Akathisia)等現象。...............1970年代開始使用第二代抗精神病劑治療精神病人。很多人可能會問,是不是讓精神病人改服第二代抗精神病劑,就沒有副作用了?在第二代抗精神病劑剛問世時,藥廠確實是這樣做宣傳行銷的。但在大量及長期處方第二代抗精神病劑給病人服用後,精神科醫師們發現第二代抗精神病劑雖較少有錐體外症狀的副作用,但它卻有另一種常見的副作用——代謝症候群,包括肥胖、高血壓、高血糖、高三酸甘油酯、高密度膽固醇過低。...................門診中,確實會有家屬對我說:「醫師,給我的孩子服用第二代抗精神病劑吧!它不是比較沒有副作用嗎?」我的回答常是:「藥物都有副作用。用藥的重點應該是看那藥物對治療你孩子的精神病症狀有沒有效。如果一種藥物沒有副作用,但對於精神病症狀的療效卻不理想,那幹嘛服用那藥物呢?」...........【我們與精神疾病的距離──戲裡演的都是真的嗎?】

在《我們與惡的距離》第四集中,服藥後的應思聰和家人見面時,全身肌肉失去控制、臉部扭曲,吃力地擠出「我要回家、對不起、對不起」看哭了不少人 http://bit.ly/2v5hBfN

蔡長哲/抗精神病藥物的善與惡——治療 vs. 副作用的天秤兩端 - 報導者 The Reporter

蔡長哲/抗精神病藥物的善與惡——治療 vs. 副作用的天秤兩端公共電視熱播的電視劇《我們與惡的距離》,在網路社群媒體上引發不少討論。其中對於精神疾病的病症與病人處境的刻畫,在台灣戲劇中少見地深入。劇中「應思聰」一角是思覺失調症思覺失調症是指在思考、情緒、行為和認知上發生障礙的疾病,病人常出現的症狀有幻聽、幻覺、妄想、社交功能障礙,並常伴隨著其他精神症狀,如抑鬱症和焦慮症。的患者,把思覺失調症初發病

http://bit.ly/2v5hBfN
近 31 日
21 次瀏覽
本訊息有 1 則查核回應
Lin 認為 含有正確訊息
引用自 Lin 查核回應
錐體外症候群(Extrapyramidal symptoms,縮寫EPS),當身體的運動系統受到某些干擾(如:藥物)導致無法正常靈活作用時,會發生肌肉張力異常、類巴金森氏症、肢體僵硬或靜坐不能等現象。其它成因尚有:腦性麻痺、副甲狀腺機能低下等代謝性疾病。

資料佐證

https://zh.wikipedia.org/zh-tw/錐體外症候群

錐體外症候群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錐體外症候群(Extrapyramidal symptoms,縮寫EPS),當身體的運動系統受到某些干擾(如:藥物)導致無法正常靈活作用時,會發生肌肉張力異常、類巴金森氏症、肢體僵硬或靜坐不能等現象。其它成因尚有:腦性麻痺、副甲狀腺機能低下等代謝性疾病。 容易引發EPS之藥物[編輯] 成份含有多巴胺拮抗劑的胃腸藥,如:Primperan,在臨床上雖常用於止吐,但引發EPS率頗高。 傳統抗精神

https://zh.wikipedia.org/zh-tw/%E9%8C%90%E9%AB%94%E5%A4%96%E7%97%87%E5%80%99%E7%BE%A4

以上內容「Cofacts 真的假的」訊息回報機器人與查證協作社群提供,以 CC授權 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4.0 (CC BY-SA 4.0) 釋出,於後續重製或散布時,原社群顯名及每一則查證的出處連結皆必須被完整引用。

加 LINE 查謠言
加 LINE 查謠言
LINE 機器人
查謠言詐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