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詐欺..!? 法律對《故意》的解釋跟你想的不一樣
http://www.storm.mg/article/428836

葉益發觀點:「不知道」不是免責的藉口─小心變成詐欺犯!-風傳媒

邇來,有民眾在手機遊戲裡會看到兼差廣告,廣告上寫著「可領3至18萬元…」民眾就加入對方的Line與之聯絡;對方說他是做線上博彩,需要帳戶供會員匯錢進去玩,只要配合提供銀行帳戶,1個銀行帳1期10天,每期給5000元,帳戶期滿後就會退還,租金以現金袋寄回等語;或因民眾有貸款需求,在網路看見小額貸款廣告,與自稱貸款業者聯繫貸款事宜,業者並稱要幫民眾製作假交易,美化帳戶,將存摺、提款卡及密碼交付對方! 

http://www.storm.mg/article/428836
近 31 日
0 次瀏覽
本訊息有 1 則查核回應
Lin 認為 含有正確訊息
引用自 Lin 查核回應
刑法有關故意的認識,不會因為你沒想那麼多,就不成立犯罪的。

資料佐證

http://news.ltn.com.tw/news/society/breakingnews/2401161
人頭戶辯受騙仍被訴 檢:民眾誤解刑法「故意」概念

人頭戶辯受騙仍被訴 檢:民眾誤解刑法「故意」概念 - 社會 - 自由時報電子報

2018-04-20 12:15〔記者吳政峰/台北報導〕詐騙案最常被抓的就是人頭帳戶,人頭到案後一頭霧水,稱自己看到「可領3至18萬元...」或「小額貸款」廣告,與對方聯絡後,被要求提供銀行帳戶以利行政作業,沒想一配合就落入詐騙集團陷阱,被逮後辯稱沒有犯意,「我也是被害者啊!」但最後還是被起訴,對此,台灣司法人權進步協會理事、桃園地檢署檢察官葉益發20日解釋,這是因為民眾誤解「刑法」有關「故意」的

http://news.ltn.com.tw/news/society/breakingnews/2401161

以上內容「Cofacts 真的假的」訊息回報機器人與查證協作社群提供,以 CC授權 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4.0 (CC BY-SA 4.0) 釋出,於後續重製或散布時,原社群顯名及每一則查證的出處連結皆必須被完整引用。

加 LINE 查謠言
加 LINE 查謠言
LINE 機器人
查謠言詐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