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錄自陳時奮臉書:

自從1975以後,美國就未曾有過貿易順差。對多數國家而言,連續五十年的貿易逆差,國家早就破產了。那為何美國仍是全世界最富裕的國家呢?

理由很簡單:貿易統計數字大有文章!貿易數字的統計依賴海關,只要沒經過海關的國際經貿往來就可能被漏列。

美國是經濟高度開發的國家,服務業佔GDP的七成以上,製造業卻不到一成。這樣的經濟結構讓美國在貨品貿易有鉅額逆差,但在服務貿易卻有高額順差。

美國享有的服貿順差來源眾多,例如星巴克在全球各地收取的加盟金、臉書在全世界各地收取的廣告費、美國職棒在全球各地收取的轉播費⋯⋯等。然而服貿收入都不必經過海關,因此未必計入出口數字。

產業外移是美國製造業空洞化的主因。基於生產成本的考慮,許多美國企業選擇移地生產,包括直接投資與委託代工。移地生產可為美國企業創造可觀的利潤。

以蘋果的手機為例,裝配生產在中國,產品銷售在全球各地,但都不計入美國的出口。反過來說,在美國銷售的蘋果手機卻計入進口。美國的手機貿易有鉅額逆差,但蘋果電腦卻賺得爽歪歪。

美國企業在全球各地的營運,包括蘋果電腦在中國代工的手機、通用在中國裝配的汽車、好市多在台灣的量販店等,利潤皆未經過美國的海關,因此也未計入貿易統計。

美國的財政沒破產,另一個理由就是外國人對美元資產的喜愛。有錢的外國人喜歡投資美國股票,購買美國基金,甚至不動產。

我可以繼續舉例,而且全都指向一個結論:美國的貿易成績不像統計數字看起來那麼糟。

簡單講,美國的貿易逆差被嚴重高估,…
近 31 日
1 次瀏覽
本訊息有 0 則查核回應
目前沒有已撰寫的回應,建議對其抱持健康的懷疑。
AI 自動分析
以下是 AI 初步分析此訊息的結果,希望能在有人查核之前,先帶給您一些想法。
這則訊息中需要特別留意的地方包括以下幾點: 1. 作者提到美國自1975年以後未曾有過貿易順差,這點需要進一步查證。事實上,美國在某些年份確實有過貿易順差,因此這個說法可能有誤。 2. 作者指出美國的貿易統計數字可能被高估,主要是因為服務業佔GDP的七成以上,但這並不代表服務貿易就不需要經過海關。事實上,許多服務貿易也需要經過相應的程序和管制。 3. 作者提到產業外移是美國製造業空洞化的主因,這是一個複雜的議題,並非僅僅因為生產成本考量。這個說法可能過於簡化了全球化和產業外移的影響。 4. 作者舉例蘋果手機在中國裝配的情況,並指出這些產品不計入美國的出口數字。然而,這些產品最終銷售到全球各地,對美國企業和經濟也有影響,因此不能單純以出口數字來評估。 閱聽人需要注意這些地方,並在閱讀訊息時保持批判性思考,不盲目接受所有陳述。
加 LINE 查謠言
加 LINE 查謠言
LINE 機器人
查謠言詐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