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軍攻台策略玄機最新判斷 台灣軍事專家孫秉中剖析變局 (童清峰)
孫秉中指解放軍有能力發動無預警閃電突擊,迅速奪取「 制三權 」以癱瘓國軍,並設置禁航區阻斷台灣外援。兩岸現在的態勢是「三不打」,大陸不願打、美國不敢打、台灣不能打。
戰火持續在烏東上演,外媒普遍認為北京正從俄烏戰爭汲取教訓,為攻台做準備。美國之音(VOA)報道指出,俄羅斯在烏克蘭所犯的錯誤將使中國大陸調整對台軍事計劃,一旦北京決定對台動武,其攻擊行動可能更快、力度更大、更致命。
台灣很多人把這類訊息視為危言聳聽,現在流行的說法是中國的認知作戰。但美國印太指揮部司令阿基里諾上將(Admiral John Aquilino)最近接受《金融時報》訪問時也提出警告,隨著解放軍逐步增加對台施壓,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凸顯了中國大陸對台灣構成的嚴峻威脅。
台北論壇四月二十七日上午舉行台灣安全講座,由前國安局長蔡得勝主持,主題是敏感的「淺談解放軍武力攻台」,講者是前國防部情報次長室情研中心副主任孫秉中,情報次長室是台灣專研共軍動向的主管單位,孫長期在這個領域研究,論點都有數據為藍本。
孫秉中強調,中共一旦決定以武力解決台灣問題時,解放軍的確有能力可以在不驚動國際視聽與監偵狀態下,發動無預警或預警時間極短的閃電突擊,令台灣守軍猝不及防,奪取制空、制海、制電磁權,迅速癱瘓國軍。
解放軍兩棲作戰部隊是其攻台的先頭部隊,對台威脅甚巨,是國軍首要打擊對象。孫秉中指出,以解放軍現在服役的兩棲作戰數量研判,一次正規軍登陸最大能量是二萬一千七百多人,以及兩棲車輛一千一百多輛,未來可以將能量提升到三萬三千五百多人,以及一千五百多輛車輛。
制電磁、制空、制海權
他說,台灣大部分人都認為中共沒有能力進行渡海作戰,二十年前在陸軍指揮參謀學院當教官時,長官就說中共造一艘登陸艦要七個月,沿海有三十四個造船廠可造登陸艦,如果它要快速進行的話,很短時間便可完成,但這二十年中共兩棲作戰能量始終維持在兩萬人左右,「為什麼呢?難道它不想收復台灣嗎?」
他認為,台灣西部海岸有很多人工建物,造成登陸障礙,「留下來可供登陸的灘頭,只能容納兩萬人而已,造再多登陸艦也沒有灘頭可以去」。
光靠兩萬人可以完成收復台灣的任務嗎?「顯然是不行。」孫說,一九五五年共軍在登陸一江山的時候,就已改用LCM機械化登陸艇實施登陸。去年十月中共八十一集團軍徵調民用軍規滾裝貨輪實施投送任務,簡單說,滾裝貨輪就是汽車船,不需要靠碼頭設施協助。美國海軍戰爭學院的中國軍力報告中指出,數量高達六十三艘以上的滾裝貨輪將是武統台灣主力。
「基本上兩艘大型滾裝貨輪就能搭載一個合成旅(約六千人)的所有裝備。」他說,近兩年來中共至少五次徵調軍規滾裝貨輪實施跨海投送演練任務。此外,二零一四年六月新聞報道,中共租用民船演練無碼頭卸載的登陸演練。
中共零五型兩棲作戰車輛已形成一個家族,所有大部分主戰車輛都具備兩棲浮游能力。「只要放到海上,自己就能浮游上岸」,不需要靠氣墊船做來回接駁。孫秉中說:「只要兩艘貨輪,搭備四艘軍規滾裝貨輪,可以在一艘半潛船支援之下,卸載兩個合成旅,以及一個月的作戰物資。」半潛船還可改裝成直昇機母艦。
「跨海作戰最重要是要建立一個攻勢基地。」他說,攻勢基地裏面有一要件,就是要有機場跟港口,如此一來後續部隊才能快速實施行政下卸與空運著陸,換言之,未來解放軍只要在台灣西部奪取港口及機場,如能保持開放並進行行政下卸,這場戰爭便勝負已定,剩下只是時間的問題而已。
俄烏衝突,無人機神勇的表現讓俄軍吃足苦頭,很多專家學者就把俄烏戰場套用在台海戰場上,唱衰中國大陸,認為攻台結果可能落得跟俄一樣下場。「中國無人機在世界先進行列中」,有各種不同類型無人機都外銷到國外。他說:「相對於台灣的無人機,跟中共形成代差的對比,更不用講,中共還有反無人機的激光武器。」今年三月中國大陸賣給沙特阿拉伯的激光武器,一次就擊落十一架無人機。
「今日烏克蘭,明日是台灣嗎?也不是。」他以烏克蘭與台灣領土大小做對照,烏克蘭六十多萬平方公里面積,台灣則不到三點五萬平方公里,面積相差懸殊,而且烏克蘭有綿長的邊界,外援可以源源不斷輸入,但台灣四面臨海,屆時中共只要開設禁航區,所有外援便無法進入,想出去也出不去。
台灣戰場不同於烏克蘭
共軍犯台時,國軍能「維持」多久,幾乎是每任國防部長在國會備詢的「必考題」。每個部長的答案都不盡相同,有說可以撐兩週、有說撐不只兩週。「但我要問的是,維持的目的是什麼?結局為何?會有不一樣嗎?」如果都一樣的話,為什麼要維持?維持得越久,台灣傷亡越慘重,戰後復原越困難,但結局不變。
二零二一年美參謀首長聯席會議副主席海頓上將說:「我們的目標應該是永不與中國開戰。」中美兩國都是核武大國,彼此之間將盡量避免戰爭,最大可能是實施代理人戰爭。
孫秉中認為,俄烏進行多次談判,但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只是一個「代理人」,實際上是美國總統拜登跟俄羅斯總統普京在談,代理人無法決定是否停戰,未來如果台海戰爭演變成代理人戰爭時,「要不要打?什麼時候打,不是我們說了算,是我們背後的老闆說了算,這才是我們悲哀之處,死的是我們,損害的是我們,處理善後也是我們,這才是我們今天要看的問題」。
今年四月七日美國現任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密利上將在向參議院作證時指出,台海開戰最佳保衛台灣的戰術就是台灣人靠自己進行巷戰,美國則會以協助烏克蘭方式協助台灣。換言之,美不會介入,只會給台灣武器,自己去打,但支持台灣打巷戰的說法令人錯愕。
台灣不能打巷戰
在提問時,與會的退休中將帥化民回應指出,俄烏戰爭是美國藉烏克蘭來消耗俄羅斯的國力,因為美俄不可能進行核武大戰。「美國下一個目標是什麼?」大家都很清楚,但美國還說要支持台灣打巷戰,「台灣沒有巷戰的條件,要疏散到哪裏去?烏克蘭有地方跑,我們跳海?這很危險」。他質疑台灣領導人難道不知道台灣是魚餌,就是要消耗中國嗎?
孫秉中認為,兩岸現在的態勢是「三不打」,大陸有能力打台灣,但考慮未來長治久安,「不願打」。美國是「不敢打」,只想軍售台灣,樂見兩岸惡鬥,不會介入。台灣是「不能打」,本身沒有實力與對岸對抗,卻在內部推動仇中,拒絕和談,執意武鬥,最後很可能摧毀台灣。
他引述前新加坡領袖李光耀的話說:「台灣島內有關台灣民意支持台獨的民調是沒有意義的,因為他們並不能決定。台灣的未來是由美國和中國力量的對比,以及美國介入台海的意願所決定的。當中國與美國的力量拉近時,美國的政策就會改變。」與「美國如果真的能夠協防台灣,那很好,不過如果美國並不能協防台灣,卻讓台灣人相信可以,那就非常殘忍了。」孫秉中說,從俄烏衝突中看到,烏克蘭現今處境便是如此。
主持講座的前國安局長蔡得勝表示,最近烏克蘭戰爭爆發,很多人在談「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很多人對此有不同看法,但有一點是大家公認的,今天俄烏戰的戰場在烏克蘭,如果台海爆發戰爭,戰場一定在台灣,戰爭的恐怖與無情,台灣應該會有很深的印象,以烏克蘭而言,不管是人員或財產的損失,數不清,可能要花好幾代才能彌補過來。
「台灣沒有能力,也沒有必要去發起一場戰爭。」他說,「這幾年我們一直看到戰爭離我們越來越近」,全世界都覺得台灣很危險、很恐怖,但不管怎麼調查,台灣還是有將近一半的人認為台灣不會打仗。「這就是台灣現在面臨的悲哀。」 ▇
近 31 日
9 次瀏覽
網友回報補充

不戰而屈人之兵,中共要降低攻台損失,最好的方法就是配合協力者製造恐懼、分化群眾及操作政治及社會議題,愈亂愈好。

本訊息有 0 則查核回應
目前沒有已撰寫的回應,建議對其抱持健康的懷疑。
加 LINE 查謠言
加 LINE 查謠言
LINE 機器人
查謠言詐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