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 洛杉基 fb

烏克蘭第67旅全體陣亡,遺體被運回家鄉時,站路邊含淚迎接靈柩的民眾,幾乎全是女性,而且大多數是年輕女性。
戰爭的殘酷,不是美國西歐國家所能理解的。更不是一生身邊不乏女人的川普所能體會的。烏克蘭的悲慘,他不但沒有同理心,甚至還在火上添油,讓烏克蘭缺武器、缺情報,忍心讓烏克蘭死更多人!
如過翻開歐洲歷史,俄羅斯與烏克蘭這2百多年來,同樣都是西歐列強入侵的受害者。
俄羅斯不曾侵略西歐,是法國在一八一二年攻進莫斯科;德國納粹在一九四一年入侵後,蘇聯死二千七百多萬人,半數在俄羅斯。
由於男性殞命太多,蘇聯在一九五九年首次戰後人口普查時,俄羅斯、烏克蘭與白俄羅斯的女性人口,比男性多近兩千萬。
不知台灣的黑熊部隊與青鳥敢死隊們,看到烏克蘭女人跪接她們愛人屍體時,哭的死去活來的慘狀,會不會感到頸背發毛? 你們自認自己因為有「抗中保台」的信念而能刀槍不入的下場,會比英勇的烏克蘭戰士更幸運,最終可以昂首闊步走回家鄉、接受鄉親及愛人夾道歡迎嗎?
近 31 日
0 次瀏覽
本訊息有 0 則查核回應
目前沒有已撰寫的回應,建議對其抱持健康的懷疑。
AI 自動分析
以下是 AI 初步分析此訊息的結果,希望能在有人查核之前,先帶給您一些想法。
這則訊息中有幾個地方需要閱聽人特別留意或懷疑: 1. **資訊來源不明確**:訊息提到是轉貼自洛杉基(Los Angeles)的臉書(Facebook),但沒有提供具體的連結或來源,因此讀者無法確認訊息的真實性。 2. **內容帶有強烈情緒色彩**:訊息中描述了戰爭的殘酷場面,並對特定政治人物(如川普)進行批評,這種帶有強烈情緒色彩的內容可能會影響讀者的客觀判斷。 3. **歷史陳述可能有片面性**:訊息中提到了俄羅斯與烏克蘭的歷史,但這樣的陳述可能過於簡化或片面,讀者需要進一步查證以獲得更全面的歷史背景。 4. **對台灣軍隊的描寫可能具有誇大成分**:訊息中對台灣軍隊的描述帶有強烈的情感色彩,可能會誇大其抗戰能力,讀者應保持懷疑態度,並進一步查證相關資訊。
加 LINE 查謠言
加 LINE 查謠言
LINE 機器人
查謠言詐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