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告訴大家一個對歷史界是常識,但對大部分普通中文使用者可能不是的一個......可能不能說豆知識,因為影響層面還蠻廣大的

總之,現在我們使用的中文詞彙,絕大多數在古文中都不存在,是清末民初大批自歐美引進,其中又有最大宗是日本先自歐美引進成為日文漢字,之後被中國留學生或是中國翻譯日文書時照抄拿去用,沿用至今的,這一大批日本來的詞彙管叫「和製漢語」,包括什麼呢?「國文」就是

這還造成了一個歷史笑話,話說,我們現在整天說「國語」,可是本來「國語」在清朝的時候,意思是指統治者滿人用的滿語,現在所謂的中文,當時是管叫「漢語」「漢文」,但是後來日本創造了「國語」的日文漢字,意思指日語、日文,當初梁啟超曾經在《時務報》中還要特別註解,告訴讀者日本人用「國語」,「謂倭文倭語」

誰知道沒多久,整個華文世界把「國語」這個和製漢語拿來使用了,作為民族國家官方語言的意思,結果噹噹,本來是滿語、倭語的兩字,這下變成「國語」「國文」指中文了,可喜可賀

人文科學名詞大約有七成是和製漢語,其中很多就是梁啟超引進的,當時梁啟超等人照抄引進了一大堆日本用語,讓很多中國人覺得辱華,非常不開心,包括張之洞,但是他自己也無法避免遭到日本名詞的汙染,常常他罵完自打臉,有次張之洞數落幕僚,說「健康」是日本名詞,用之殊覺可恨,幕僚立刻回嗆,說「名詞」就是日本名詞,用之尤覺可恨,張之洞氣結

這故事明白的顯示:中文原本的詞彙淺薄貧乏到無法定義現在我們已經更專精討論的絕大多數事務,導致張之洞痛恨日本名詞,還是不小心就會用到

以下隨便列出一些和製漢語,讓大家看看沒有這些詞彙你會不會講話....(我是講不出話了啦)

人道、人格、人生觀、反映、原理、原則、典型、肯定、特別、直覺、自由、立場、民族、自然、作用、判斷、局限、系統、表現、批評、制約、宗教、抽象、美學、客觀、思想、背景、相對、流行、條件、現代、現實、理性、假設、進化、教育、提供、極端、意志、意識、經驗、解決、概念、認為、說明、論文、調節、緊張、政治、政府、政策、行政、自治、方針、司法、制度、主權、憲法、改革、革命、解放、幹部、政黨、左翼、右翼、選舉、內閣、運動、共產主義、社會主義、資本主義、民主、共和、階級、經濟、企業、團體、組織、工業、商業、金融、財政、財務、財產、收支、均衡、計畫、勞動、生產、保險、銀行、會計、物價、市場、證券、納稅、消費、競爭、景氣、社會、民族、民生、公眾、人口、人權、國籍、家庭、公共、紀律、法律、訴訟、義務、權利、秩序、服務、事業、議論、交通、委員、醫療、手術、警察、污染、教育、學校、學生、教師、教授、課程、教科書、圖書、地圖、實驗、研究、科學、文學、醫學、化學、物理、哲學、歷史、地理、心理學、美術、宗教、技術、美學、藝術、文化、文藝、文法、文獻、知識、常識、見習、素材、版權、出版社、生活、新聞、廣告、電子、電話、電燈、電報、住所、列車、電器、機器、設備、報社、經理、顧客、漫畫、動畫、繪畫、作家、記者、日記、郵政、備忘錄、食物、脂肪、色彩、公園、風景、旅行、季節、氣候、天氣、模型、工具、世界、宇宙、地球、銀河、時間、空間

......日本人造字很仔細,都會從古籍去挑選有可聯想之處的造詞,譬如revolution,取用了《易經》「湯武革命」的「革命」,於是有很多中國人吵說這是本來就古文有的,不能算和製,不幸的是,人家原本古文的革命,是革除前朝的天命的意思,只適用於天命天下觀的古東亞,而且其實是一個動詞名詞組,不是個單詞的意思,跟revolution是有可聯想之處(所以日本人才會這樣選字),但其實是有本質上差別的......

除了和製漢語以外,也還有很多自製的引進詞彙,有些競爭不過,例如「德律風」輸給了「電話」,有些有留下,嚴復是個痛恨日本名詞派,但他比較務實,知道中文就沒這個詞一定要引進,若要不用和製漢語所謂日本名詞,就只能自己創造一個翻譯方式來跟他競爭,所以他苦心想了一堆很神的翻譯

「單位」與「全體」,他翻成「么匿」與「拓都」,圈叉的誰看得懂這啥妖孽啦,基本上是Unit的音譯,然後aggregate他可能嫌「阿格力給特」湊不出有意義的翻法,就亂用Total來音譯,神經他翻做「涅伏」,銀行管叫「版克」

這種風格的譯名大多數都消失了沒人採用,但嚴復也有成功打敗日本名詞的案例,那就是「邏輯」,因為日本漢字把邏輯寫作「論理」,在中文裡意思真的太混淆了,相對的嚴復的音譯「邏輯」真是傑作,於是沿用至今

不論如何,不管和製還是嚴製或其他人製,總之,現在我們每天使用的詞彙,有大量原本漢文根本就沒有,若把這些去掉,中文根本就用不了了...

那就說到「人文素養」

「人文」這兩個字,的確在古籍裡面有出現過,但完全不是現在的意思,是當時為了對應中文本來根本沒有的「humanities」,去從《易經》等古籍中找到「人文」這兩個字,扭曲原意擴大解釋,用來對應,所以,古文裡面根本沒有現在意思的「人文」的詞彙在。「素養」是和製漢語,對應英文原文是Literacy。所以整個人文素養的觀念就是舶來品。

一個文化若重視、深入鑽研某個項目,該項目的語彙就會眾多,譬如漢文化更重視長幼之別,所以我們會分「兄」「弟」,英文就都是brother,要加個older才知道是哥哥,漢文化更重視父系母系區別,所以分「堂」「表」,英文通通是cousin,翻譯的時候常常造成很多麻煩,得查一下那個人到底是堂還是表......

反過來說,如果一個文化連「人文」「素養」的詞彙都沒有,是要外來引進的,那是會多有人文素養?

所以中文系老師、作家 胡川安 說:「人文素養好,可以學文學、歷史、藝術史、美學、創作、戲劇、哲學」 一點都沒錯,整個人文素養的觀念就是個舶來的東西,連名詞本身都是,怎會認為讀國文可以有人文素養呢?
近 31 日
22 次瀏覽
本訊息有 0 則查核回應
目前沒有已撰寫的回應,建議對其抱持健康的懷疑。
加 LINE 查謠言
加 LINE 查謠言
LINE 機器人
查謠言詐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