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以檢視影片內容

逐字稿

是要讓大家看這張
因為我們的政府一直跟我們說
民進黨一直跟我們說
他說台電是我們的欠錢
因為這個地方
烏鱷戰爭的時候
天然氣衝上來
好那今天我跟他講兩個很重要的點
其實從去年
從去年的年初開始
天然氣價格就掉下來了
到今年你看2024年的天然氣的價格
比2017年跟2018年還低欸
還低喔
還便宜喔
還便宜
好那來了我跟他講這個更關鍵的
在2017年跟18年
台電是賺錢的
2017年賺多少
賺118億
同樣天然氣喔
天然氣那時候比現在還高喔
那時候是賺了118億
隔一年賺了35億
結果呢今年咧
要虧損多少錢
2024億
不是
2124億
大家有覺得很奇怪嗎
政府一直跟我們說是天然氣的問題
第一個跟大家講
我們現在天然氣已經掉下來
比2017年還低了
可是2017年的時候
他是賺錢的
賺100多億
也沒有到今年的時候
你都2千多億
這貓膩在那
政府有跟我們說嗎
我們到現在
不好意思
齊凱兄我們到現在為止
台電總共虧了我們多
我們貼進去加上虧了總共
4800多億啊
他已經這三年補貼了三次
3000億已經給他了
然後漲價漲了三次
漲了30%了
結果漲完之後
他目前這個洞有多大大家知道嗎
去年他要蓋的時候
那時候台電虧損3800多億
所以今年4月1號
他就跟我們說
讓我們蓋一下
不然我們就要破產了
結果4月1號我們讓他
讓他漲價
現在虧多少你知道嗎
洞不是沒有減少
漲完價之後現在虧了4800多億
就等於你給他補貼越多
然後你給他電價
這就是無底深坑
無底洞一直補
所以現在
不是只有下個禮拜
漲電價這個問題
現在看到就是說
你不斷撥補漲價
撥補漲價
到後來都沒有解決問題
這個才是嚴重的問題
當然啦
我們齊凱委員準備好了
他會今天跟大家講
為什麼這個是無底洞
還為什麼台電從賺錢到虧錢
對啊
無論是民眾黨還是國民黨都要講
錯誤的政策比貪污更可怕
來我們來
我就舉個例子
超市雞蛋十幾億嘛
買回來丟掉嘛
買回來報廢嘛
買回來貪污嘛
這叫貪污對不對
當然這個叫錯誤的政策
但是我跟大家講
這個裡面也是貪污啊
不然你為什麼要這麼做
硬著幹喔
大家我跟你講
待會齊凱委員看完
你會覺得不可思議
因為每個人都會算算數嘛
你擺明的就是為賠錢
你為什麼要硬著頭皮幹
來齊凱委員
來來
我們剛才第一段給大家看就是說
建戶一直騙我們說跟天然氣有關係
可是不是天然氣的關係
那到底跟什麼有關係
為什麼本來是賺一百億的
變成虧了兩千多億
我先給大家看最近一個新聞
大家知道核三廠的一號機
最近被民進黨政府把它停掉了
然後民進黨政府跟你怎麼說
他們要由
豐德電廠三號機來取代
核電廠的一號機
就從核能變成燒天然氣的
好我們來算一下
核三廠多少錢
1.13塊錢
改成天然氣變多少
3.85
你看差多少
一樣一台電
核電只要1.13
到天然氣要跳到3.85
而且是政府跟我們講的
他們現在由豐德電廠來取代了
好那我跟大家報告
被民進黨政府停掉的核三廠的一號機
一年發電量75億度
大家可以算一下
大家數學應該不錯
3.85減掉1.13乘以75萬度
我們一年的電費要減多少
200多億
204億
這個就是真相
他把核電改掉了
光是最近的動作
把核三廠停掉
一個核三廠
古尼炭三百億他不要
然後他現在把它改成
變成是用天然氣
光是一個一號機204
我跟大家報告一下
核二廠已經被民進黨停了
很早就停了
核電廠的發電量跟核三廠是一樣的
所以這邊204
每年又來個二號機馬上要停204
然後呢
核二廠已經被他停掉了
大家用核二廠跟核三廠算一下
乘以4
核二廠一號機跟二號機
核三廠的一號機跟二號機乘以4
變成80多億
所以一年就要多虧
多高
就是一年你的成本就會增加800億
每一年
如果你把核一廠再算進去
然後核一廠再算進去就破千億
一年就一千億的洞
所以什麼叫做錯誤的政策比貪污更可怕
然後
因為他等於是我們人民拿的
每年拿一千億去供奉民進黨的新竹白亞
他的意識形態
他要反核嘛對不對
然後他要增加綠電
然後綠電多貴
綠電等一下我們再來討論
綠電又更恐怖了
剛剛講的是
核電停掉之後用天然氣對不對
一千億就跑不掉了
一千億就跑不掉
那一百一千億表示什麼
我來講兩個很重要的事情
第一個
我們當初公投以核
以綠電
以這個核來養綠的時候
我們是超過六成的民眾
很清楚的要求核電是要留下來的
對不對
那你民進黨要尊重民意啊
民意過了
要求以核養綠啊
核電廠不能廢啊
你為什麼把它廢掉
第一個好
那你堅持把它廢掉
你要有本事把錢補回來啊
它廢掉的代價是什麼
就是撥補不斷的漲電價
一年一千億
所以就出現剛剛館長講的
就是撥補漲價
撥補
近 31 日
0 次瀏覽
本訊息有 0 則查核回應
目前沒有已撰寫的回應,建議對其抱持健康的懷疑。
AI 自動分析
以下是 AI 初步分析此訊息的結果,希望能在有人查核之前,先帶給您一些想法。
這則訊息中提到了一些關於台電虧損的資訊,但需要特別留意的地方包括以下幾點: 1. 資訊來源:訊息中未提及具體的資料來源或依據,閱聽人應該注意資訊的可信度。 2. 資料準確性:訊息中提到的數據(如台電虧損金額、電價變動等)是否經過驗證或來自官方資料,閱聽人需要懷疑資料的準確性。 3. 主觀詮釋:訊息中包含了對政府政策的主觀詮釋和批評,閱聽人應該注意是否有偏頗或立場在其中。 4. 語言風格:訊息中使用了口語化的描述方式,可能影響到資訊的客觀性和正確性,閱聽人應該保持警覺。 總之,閱聽人在接收這則訊息時應保持批判性思考,並儘量核實資料來源和準確性。
加 LINE 查謠言
加 LINE 查謠言
LINE 機器人
查謠言詐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