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大地色相中 圓明性裡皆是空¬-生命的導演】


科學講究:「大膽假設,小心求證」。所以普朗克假設:「連續光譜是階層式能量」,並獲得實驗證實,故稱普朗克常數。

在海森堡、愛因斯坦、波爾等所有科學家身上也都有相同的過程,也因此對於人類有舉足輕重的影響。

科學固然對文明有顯著的貢獻,但也因科學之發明,使人類遭受空前之浩劫。愛因斯坦在聽到廣島悲劇時,發出一聲難以言喻的:「啊!」,自此後「他心中似乎有一種深沉的痛楚,他很少再發笑了,神情也顯得恍惚。」,最終他嚴肅地提出這樣的問題:
「人類要走向滅亡呢?
還是要拋棄戰爭?」
並且呼籲:
「在我們這些把這驚人力量釋放出來的科學家身上,有一個重大的責任,就是使原子能用於為人類的福利,而不用於破壞的責任。」

愛因斯坦說:「我不是一個宗教徒,如果我要成為宗教徒的話,我願意成為佛教徒」,又說「世界上的宗教,能夠跟現代科學相符合的是佛教」,英國哲學家羅素說:「世界上的宗教,我贊成的是佛教,因為佛教說的是真理及提倡和平」,引用這些話並不是要凸顯佛教而貶抑其他宗教,只是為闡述本文主題的呼應,只要是正向的宗教,都能在正向宗旨下教化有緣的眾生,宗教之間也應該捨棄成見,互相包容、協力合作,為世界的共同問題而努力。

核子戰爭及暖化之危機仍然威脅著地球之未來,何去何從?有待人類發揮智慧,共謀解決之道。國父是基督教徒,他說:「哲學是科學之母,佛學是哲學之母,研究佛學可以補科學之偏。」,十七世紀的歷史學家湯恩比教授說:「在二十世紀,大乘佛法及儒家思想能夠解救世界」,大乘佛教講的是慈悲,儒家講的是仁愛,基督教講的是博愛,都有異曲同功之妙,也許可以作為解決當前世界棘手問題的參考。尤其西方這麼優秀的科學家及哲學家、歷史學家都能拋棄成見,給予東方的宗教正面的肯定,更讓我們印象深刻,這些對世界有重大影響的人,教導我們的是「海納百川,故能成其大」的精神,也是為世界和平而努力的精神,值得我們讚嘆與學習。

哲學重臆測及系統之建立,故有唯物、唯心、二分法等…不同之哲學體系。笛卡兒主張二分法、康德主張唯心、馬克斯主張唯物。佛法則重真實、心物不二、「三界唯心,萬法唯識」、信解行證。唯有成就的聖者能預知時至、解脫自在,對於無意義的論辯佛不予以回應。

有十四個問題(如宇宙有邊無邊等),佛沉默以對,因為眾生永遠都不會真正了解宇宙的真相,「唯佛與佛澈見諸法實相」,佛即使說了,眾生也無法理解,還會因無知而增長無明或毀謗,就像跟小學生說微積分一樣,徒然增加他的疑惑。

其實佛早就揭示宇宙的真相是「一切唯心造」,眾生認假為真,現代科學努力在尋求宇宙根源的解答,可惜仍然不免落入「瞎子摸象」的窠臼,但是也有許多科學家能夠發現接近真實的理論,像相對論、量子力學、天文學、生物科技等就是最好的例子。其他領域其實也有很多值得肯定的理論,限於篇幅,茲不贅述。

佛重視的是如何解脫三界煩惱、了生脫死。一切諸佛的本懷,就是希望眾生能夠脫離苦海、同登彼岸。好比中了毒箭,首要之策是將箭拔除,而不是追查毒箭的來源,放任毒箭繼續毒害身體,等毒性攻心的時候就來不及了。「毒箭」就是「生死輪迴」,要像救頭一般,而不只是談論,不去實踐,要解行並重,不以理廢事,不以事礙理,理無礙、事無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最高境界是事事無礙,就是每件事情都「做」對。

天台智者大師「教觀雙美」:「教」是理論,「觀」就是「止觀」、就是禪坐、就是修行要解行並重合一,理論與實際要相符。 弘一大師「教在華嚴、弘揚戒法、行在彌陀。」,永明大師每天念佛十萬聲。古德皆以「行門」而成就。所以傳聞上師說:「覺海性中非言論,力行實踐為第一。」

量子力學是人類追求真理的過程中最尖端的科學,也是透過假設與求證的方法,得到的最接近真實的答案。在古典牛頓力學裡面,所有物體的運動軌跡都可以用公式計算出來,因為那是在低速範圍內,但在高速甚至接近光速時這些公式都失靈了,用來計算水星與日全蝕的光線偏折運動時不夠準確,產生誤差,後來愛因斯坦發現了相對論以及計算光的偏折,並預測1.75秒的修正,因為英國及巴西的天文台實際兩次觀測日蝕,而証實了愛因斯坦的預測是對的,愛因斯坦也因而聲名大噪。

後來波爾、海森堡與薛丁格陸續發表量子力學之重要理論,如測不準原理、波動方程式,因而對世界有重大之影響,其影響之層面甚至超過相對論,愛因斯坦雖然不得不承認事實,但心裡對量子力學還是有很多疑惑,甚至承認他並不懂量子力學,所以他才會問:「我能不能不看月亮時還能確定月亮還在那裡?」。

根據量子力學:物質(以電子作實驗)既是質(有質量)也是能(因為它具有波動的性質);而光也一樣具有質(光子)與能(光波)的性質,所以稱「光量子」(PHONTON)。「量子」就是具有波動的性質,所以無法同時知道速度與位置,知道速度就不知道位置,知道位置就不知道速度,變化莫測。

心經說:「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色」就是物質,而「空」就是能量,包括見聞覺知都是一樣,質能可以互換,也可以同時存在。

當測量電子的時候,必須用短波的光子測量,但是用愈短的光子測量動量愈不準,所以叫「測不準原理」。這是顛覆古典牛頓力學及相對論的大革命。連腦細胞用到10%(一般人只用到2%)的愛因斯坦都無法接受也無法理解(但在論辯中無法駁倒對方),何況一般人?這種劃時代的發現,卻是在偶然的實驗當中產生,可見人的智慧真是有限,而佛在兩千年前就已經開示無常的道理:
佛問彌勒(佛):
「心有所念幾念幾識也?」
彌勒言:
「舉手彈指之頃三十億百千念,念念成形,形皆有識,識念極微細,不可執持,佛之威神,入彼微識,皆令得度此識教化,非無識也。」

所以重點是「念念成形,形皆有識」,「識念極微細,不可執持」,就是每一個念頭,都會形成物質,而且每一個物質裡面,都有意識,但是都不能夠控制,像「測不準實驗」當中一樣,你越要控制它,它就越不準,唯有佛能夠進入每一個微細的意識裡面度化它,可見佛力多麼不可思議,因為佛是真正的「生命的導演」。

再者,每一彈指就有三十億個念頭換算成天的話:30億*86400秒*5(彈指)=129600兆/天。這麼多念頭,代表這麼多物質,都很微細,不可執持(控制),隨時都在變化。難怪最精密的儀器都不能測量出它的軌迹及變化,而且這麼快的速度我們的肉眼根本就沒有辦法分辨是真是假,所以都當成真的迷在其中、不能超脫。

日本的江本博士作了幾十萬次的實驗,證明水分子是有靈性的,經過禪師加持及正向心念影響下的水分子結晶是很莊嚴對稱的,而受到負面情緒感染的水分子結晶是雜亂不堪的,更足以證實心是能改變物質的,心物是一不是二。

所以正向的思想導致正向的結果,反之亦然,一部正量的電影,能夠讓人看了以後,激起對生命的熱愛;而一部灰暗的電影只能讓人喪志消沉,所以要導出正量積極的電影,而捨棄負能量的電影,影響所及使每個人都成為自己生命的導演,都能導出優質良善的生命樂章。

金剛經:「凡一切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就像電影一樣,每秒只有二十四張底片,就把我們騙得團團轉,明明知道是假的,卻跟著劇中情節情緒起浮,散場以後還陶醉在裡面,只有「導演」才能改變內容,才不會被劇中情節左右,因為他是決定劇情的人,他看清楚每一張底片都是假的,都是他創造出來的,隨時可以修改,「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所以他不會被劇情迷惑。我們要作決定劇情的人,還是被劇情左右的人,就看我們自己了。修行就是要訓練自己成為「生命的導演」的過程。

「玻色子」被認為是宇宙的起源,它的大小約等於頭髮直徑的百萬分之一,質量無限大,體積無限小,不可思議。所謂「坐一微塵,轉大法輪」、「芥子納須彌,須彌納芥子」。因為心物是一不是二,所以能在一個「微塵」裡面轉大法輪,「玻色子」即是佛經中所謂的極微塵,再大的有:虛空介塵、微微塵、微塵、水金木羊兎微塵等,即是物理學所說的:銙克、微子、中微子、強子、電子、質子、中子、原子、分子等。

因為佛有五眼(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常樂我淨,能夠澈見诸法實相,如理、如實、如法,因賅果海,果澈因源,遠離虛妄戲論。
「見性是佛,性在作用,作用在六根門頭。」
「打得念頭死,許汝法身活」
「雲散天邊月,春來樹上花」
佛無時無刻都在為我們說法,只是我們的心不夠清淨,所以不能察覺到:
「千江有水千江月,萬里晴空萬里天」,就是森羅萬象隱藏的秘密。

傳聞上師說:「山河大地色相中,圓明性理皆是空」,「空」不是沒有,是空性,就是佛性,也就是宇宙隱藏的導演。

達摩祖師到東土,就是要找一位「不受惑」的人。能夠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作自己生命的導演,在舉世皆滔滔的紅塵,能夠領略大自然為我們舉辦的各種盛會,從中吸取真理的養分,在驚滔駭浪的生活考驗之中實踐出來,導出璀璨瑰麗的影片,供世人欣賞學習與懷念,堪稱是不受惑的人。(3547字)
近 31 日
3 次瀏覽
本訊息有 0 則查核回應
目前沒有已撰寫的回應,建議對其抱持健康的懷疑。
加 LINE 查謠言
加 LINE 查謠言
LINE 機器人
查謠言詐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