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有深度與廣度的中美與國際局勢分析!

==================
中美鬥爭:一場圍棋大賽
水秉和

基辛格說,中國在外交上是下圍棋,而美國是下西洋象棋。圍棋是讓對手也有自己的地盤,而西洋象棋則是零和遊戲,贏者通喫。

如果我們用圍棋來比喻中美之間的鬥爭的話,那麽應該説, 這場鬥爭正處於中盤與收官之間的階段。中盤通常是最重要的,雙方佈局之後,開始廝殺,爭取地盤,一方面建立和穩固自己的地盤,另一方面找機會出擊,奪取對方的地盤。就中美鬥爭來説,這個中盤應當是從2012年開始的,到底會持續多久就很難説了,因爲,顯然現在拜登急了。接下來就是收官了。收官的時候,還有些打劫和補子的工作要做,可是大局差不多定了。這個大局,不論誰輸誰贏,都不會是件愉快的事,很可能就在大局明朗化之前,有一方就要掀棋盤了。至於掀了棋盤之後是握手認輸?和解?還是大打出手?那將是一個最最吊詭的問題了。

兩位棋手

這盤大棋的兩位棋手,美國毫無疑問是護冕者,中國是挑戰者。護冕者飽經沙場,在1991年把蘇聯鬥跨之後,占據了龐大的地盤,還不滿意,繼續進逼,一直把北約擴展到俄國的家門口。在中東,它也是逐個武力撲滅、改造,强迫各國實行西式民主。這就是西洋象棋。這樣地不留餘地,這樣地霸道,終於逼得俄羅斯奮力反擊,出兵敘利亞,奪回克里米亞,掌控黑海,並且成爲中國的全面戰略夥伴。這是美國在中盤犯下的一個大錯,可能最後導致它全盤皆輸。中東的伊朗,也是在美國這樣的緊逼之下,跟中國簽訂了二十五年的戰略合作協議。這應當算是美國在中盤犯的另一個大錯。美國二十年無功而退,撤出阿富汗,這很可能是第三個中盤的錯著。從今以後,美國即使使盡全力,想要在歐亞大陸找一塊立足之地,都會越來越困難。

這就是圍棋思維的優越之處 —— 給對手留餘地,絕不趕盡殺絕。對弱者,讓子。太君子了。美國無論如何也學不會。我的預測是,美國依靠西洋象棋的思維方式和打法,可能已經注定了失敗的命運。

中國呢,1949年才從墳墓邊緣站了起來,喫盡了苦頭之後摸索前進,終於找對了路子,快速崛起。崛起之後,逐漸爲自己闖出了一片天地。這時候,美國到處惹是生非,把中間一大塊占了,仍嫌不足,到西邊搶一塊,再到南邊佔一塊。這樣,它的劫活還沒有做好,就陷入了小區的纏鬥之中,無暇東顧,給予中國將近三十年韜光養晦的寶貴時間,悶聲不響地在亞非拉佈局和賺錢。當美國驚覺到中國壯大的時候,天外又飛來了兩隻巨大的黑天鵝:川普和新冠,把本來聲勢浩大的棋王搞得相當狼狽。2021年的今天,美國的先天優勢可能被糟蹋的差不多了。至此,這盤棋到底鹿死誰手,到底誰領下一世紀的風騷,且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中盤的前半段

中盤,尤其是中盤的前半段,通常是兩方各展神通的時候,外交,貿易,科技,軍事,文化,全部搬上檯面了,招數有明有暗,變化多端,可以聲東擊西,也可以對著幹,下的都是大棋。這時候,幾個落子錯了,當時或許沒有覺察,可是到了接近收官時,就看出來了,不過看出來的時候,也已經回天乏術了。中盤的大棋下的差不多了,就逐漸進入肉搏戰,奪取一小塊一小塊的地盤。 就中美鬥爭而言,大棋是在2012年開始下的。那時候,美國是意氣風發,覺得勝券在握,而中國則處於守勢,左攔右架,頗爲辛苦。

中盤的前半段大家都已熟知,在此不必囉嗦,其主要的特點就是規模巨大,放眼長期。例如:奧巴馬的亞洲再平衡,泛太平洋貿易夥伴關係,以及在南海搞事,慫恿菲律賓把中國告上國際仲裁法院,在南海搞自由航行等。這段時期,中國是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對抗的手段可圈可點,沒有讓美國占到便宜。這些事件大家都已熟知,在此不必多説。不過,這裏凸顯了民主制度的一個重大缺陷,倒值得我們説説。

政策缺乏連貫性的問題

理論上,民主制度反映的是人民的意願,這毫無疑問是它的優點。民意是通過選舉來實現,所以定期選舉是它運作的核心。選舉時常會帶來政黨輪替,而因爲各政黨的支持群衆不同,政策取向反映的是各自代表的利益集團的利益,所以政黨的輪替時常會使政策失去連貫性,不論在外交還是内政上,都是如此。許多長期項目需要長期承諾,不能三年五年就從頭來過,變來變去就必然要付出代價。最明顯的例子就是爲期十五年的伊核協議了。

奧巴馬辛辛苦苦達成了經過安理會通過的5+1的伊核協議(五個常任理事國加德國)。可是,這是黑人總統達成的,所以白人至上的川普必須加以破壞。他上臺後的第二年,緩過手來,就退出了協議。拜登上臺後,想要重新加入協議,就遭遇到不可克服的困難。耗時三個月,談到第七輪,仍然沒有結果。爲什麽?一個主要路障是,伊朗一定要拜登簽一份文件,承諾美國不會再次退出協議。這當然非常合理;但是,拜登卻無法作出這樣的承諾,因爲,如果三年後川普捲土重來,他很可能再退出協議。毫無疑問,這是美國民主體制的弱點。

當然,有些民主國家,由於一黨獨大,所以政策可以保持連貫性,例如日本,幾十年來絕大多數時間是由自民黨一黨執政。印度議會黨也是如此。臺灣是在蔣氏父子主政的時候替經濟打下了基礎,然後就讓藍綠兩黨的鬥爭和輪替糟蹋到如今,前後對比,或許很多人會懷念不民主而有效的專制時期。默克爾在德國主政十六年,維持住德國政策的穩定性,也使德國成爲歐洲的老大。這是說,政策的連貫性非常重要,衹要執政者不是腐敗無能,它比換來換去的政黨輪替要好得多。

奧巴馬的一系列政策,包括泛太平洋貿易夥伴關係,伊朗禁核協議,巴黎氣候協定等等,都被川普給廢了。在奧巴馬任内,希萊利在亞洲致力於挑撥分化中國與東盟諸國的關係,在歐洲,她加强美國與盟國之間的關係,抵制俄國,這些努力也都被川普給糟蹋掉了。也就是説,奧巴馬的中盤設計基本上全被川普給推翻了。這就是政黨輪替的代價,而在中美大博弈的當口,它的代價是巨大的。它幫了中國一個大忙。由於美國的政黨輪替,中國多出四年佈局的寶貴時間。

寶貴的四年

對中國海軍,這四年可説是黃金時段。軍事專家常説的是,中國造軍艦跟下餃子一樣,到2020年時,中國已經有兩艘航母服役,有52系列的驅逐艦二十五艘,建造了八艘055重型驅逐艦,其中四艘已經服役。還有其他的各種類別的戰艦。這麽一來,近海,中國海軍,加上陸上的導彈基地,已經可以跟美國對抗,甚至能夠壓倒美國的航母戰鬥群。

2013年開始的瘋狂造島行動,到2020年,已經鞏固了南海的美濟礁,渚碧礁和永暑礁的防禦工事和軍事部署,形成了三角形的國防堡壘。美軍不停地來自由航行,挑戰中國的領海主權,可是它不敢破壞已經建成的基地。美軍的航母戰鬥群,據維基百科,一天的開支是250萬,它們一年來個五十天的話,那經費就超過一億美元,兩個戰鬥群來回跑跑,三億美元就燒掉了。在南海,中國是以逸待勞。這就要感謝川普給中國的時間。

對外,中國對東盟和歐盟的貿易額都超過了它們跟美國的貿易額,這使得美國再想拉攏這些國家來對付中國的時候,它就叫不動了。這正是今年發生的情況。在G7 和北約的峰會上,拜登得不到德法意等國的全盤支持。許多歐洲國家都要跟隨中國做生意,不願意爲非常抽象的意識形態跟著美國跑,所以它們嘴皮上敷衍美國,跟中國的經貿活動卻毫不減少。這應該說,也是川普胡亂向友邦加關稅的後果。

經過四年耽擱,可以看得出來,拜登急了。美國的整個傳統外交建制,軍事建制,都急了。這就是爲什麽過去六個月的火藥味那麽濃,美國的攻勢那麽激烈。看來中美鬥爭的大棋,距離收官不會太遠了。

感謝新冠

我們大概可以體諒川普和拜登,對新冠那麽痛恨,一定想甩鍋中國。他們就不想想,如果中國也像美國、印度、巴西和瑞典那樣,對新冠掉以輕心,那麽中國老早完蛋了。所以,他們其實應當責備自己,天公釋放了病毒,如果說祂有私心的話,那祂最初想懲罰的可能是中國,衹不過中國動員了全國力量,把病毒給擋住了。或許很多人還記得毛主席的愚公移山,人定勝天吧?

現在,由於delta 變種的出現,我們進入了大傳染病的第四波。第四波才剛剛開始,其後果到底如何,還有待未來發展。可是,正是因爲中國在第一波就基本消滅了它,所以現在可以享受到最大的好處。

例如,本來拜登積極在搞印太四國聯盟,主要想把印度拉進來,共同制衡中國。可是,大家終於發現,印度的疫情極其嚴重,據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研究,確診人數可能接近四億,死亡人數也是目前公佈的數據的好幾倍。所以,美國發現,印度其實是個扶不起的阿斗,根本無力作爲對抗中國的幫手。

當然,印度、越南、馬來西亞、印尼等東南亞國家疫情失控,使得訂單紛紛往中國轉移,讓中國大賺一筆。不但如此,中國還可以限制出口,讓美國的通貨膨脹多燒一陣子。

疫情嚴重,可是美國硬是死摳住疫苗,不肯讓世界分享。中國,疫苗的效果雖然稍差,但是已經向世界上的窮國提供了約五億劑疫苗。美國的這種自私,對於它的中盤爭奪戰來説,也是一個敗筆,彰顯的是資本主義的自私本性。

美國的國運

我們也發現,布林肯,美國現任國務卿,一位嘴裏含著銀調羹長大的高才生,品學兼優,可是性格上就跟咱們臺灣的馬英九很像,小氣、缺乏豪邁之氣。印度外長辛辛苦苦跑到美國,求疫苗,可是布林肯硬是不給,非要逼印度停止購買俄國的武器。他想要默克爾跟美國一起對付俄國,但是他硬是不肯放棄制裁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一直等到默克爾斷然拒絕,才勉强放棄對德國的制裁,但是這已經晚了半拍。跟伊朗的談判也是如此,明明是川普胡鬧,退出伊核協議,可是他一定要伊朗先答應停止精煉鈾,把導彈發展納入談判範圍,才肯放棄部分制裁。這那裏是下大棋的人呢?結果,伊朗跟中國簽了二十五年的合作協議之後,他才立刻放軟身段,要求伊朗會談,這當然又晚了半拍,由主動變被動。晚半拍,在國際關係上是要付重大代價的。這也應當算是美國的中盤失誤。

雖然這麽説好像有點迷信,但是這使我相信,美國的國運正在下坡的道路上,緩緩而行。

收官之前

我們觀察到,川普進了白宮之後,中美鬥爭發生了實質性變化。他不來什麽TPP了。他廢掉了TPP。他開始定點打擊:貿易,中興,華為⋯⋯也就是説,不再是大面積地打擊,而是小面積,精準式的打擊,一下子制裁這個,一下子制裁那個。這似乎預示,收官的日子可能不遠了。

拜登上臺之後也沒有改變這個趨勢。新疆棉花、治港官員、芯片、增加制裁企業名單⋯⋯雖然打著民主人權的旗幟,但實際行動是定點打擊。最大的動作有兩個,一個是慫恿烏克蘭對俄國採取主動攻勢,一個是在臺灣大做文章。目的很簡單,看到盟國不肯站邊,想挑動衝突强度,逼迫盟國站邊。

如果你看西方媒體,好像是俄國要對烏克蘭動手於先,烏克蘭防守在。這很荒謬。其實呢,美國知道烏克蘭想加入北約,所以就引誘它集結部隊,逼近東部兩個獨立省,并且說要提供1.5億軍事援助(後來又黃牛了)。等到普京動員了十萬大軍,美國馬上退縮。烏克蘭發現,北約根本不打算要它。可憐的澤林斯基,被川普耍了,沒有覺醒,又被拜登給耍了。問題是,德國法國根本就不會讓烏克蘭加入北約。不要看表面上德法仍然跟美國和和氣氣,可是拜登和布林肯知道,他們逼迫歐盟站邊的企圖失敗了。

在臺灣海峽,美國還在搞事,並且越搞越帶勁,死命鼓動日本參與,就是希望北京忍受不住,先發第一槍,這樣或許美國還可能挽回已經失去的東盟,和仍然不肯加入的歐盟。北京是跟著加碼,但是沒有學普京那種戰鬥民族的做法。

對於拜登在臺灣切香腸的做法,習近平也跟著加碼。習近平如果加倍加碼,我相信,就跟在歐洲哪邊一樣,拜登會尋求妥協,因爲他的確不願意跟中國硬拼。硬拼美國股市必跨,中國不供貨,通貨膨脹無可避免會猛增,那麽,期中選舉民主黨無疑會落敗,而他的 “美國回來了” 就是變成 “共和黨回來了”。也就是説,美國根本沒有底氣跟中國硬幹。

所以,拜登衹有求和一途。不過,習近平絕對不應該輕易放手,一定要拿到最好的條件才讓拜登和解。事關國運。一切都看習近平怎麽收官了。中美鬥爭:一場圍棋大賽
水秉和

基辛格說,中國在外交上是下圍棋,而美國是下西洋象棋。圍棋是讓對手也有自己的地盤,而西洋象棋則是零和遊戲,贏者通喫。

如果我們用圍棋來比喻中美之間的鬥爭的話,那麽應該説, 這場鬥爭正處於中盤與收官之間的階段。中盤通常是最重要的,雙方佈局之後,開始廝殺,爭取地盤,一方面建立和穩固自己的地盤,另一方面找機會出擊,奪取對方的地盤。就中美鬥爭來説,這個中盤應當是從2012年開始的,到底會持續多久就很難説了,因爲,顯然現在拜登急了。接下來就是收官了。收官的時候,還有些打劫和補子的工作要做,可是大局差不多定了。這個大局,不論誰輸誰贏,都不會是件愉快的事,很可能就在大局明朗化之前,有一方就要掀棋盤了。至於掀了棋盤之後是握手認輸?和解?還是大打出手?那將是一個最最吊詭的問題了。

兩位棋手

這盤大棋的兩位棋手,美國毫無疑問是護冕者,中國是挑戰者。護冕者飽經沙場,在1991年把蘇聯鬥跨之後,占據了龐大的地盤,還不滿意,繼續進逼,一直把北約擴展到俄國的家門口。在中東,它也是逐個武力撲滅、改造,强迫各國實行西式民主。這就是西洋象棋。這樣地不留餘地,這樣地霸道,終於逼得俄羅斯奮力反擊,出兵敘利亞,奪回克里米亞,掌控黑海,並且成爲中國的全面戰略夥伴。這是美國在中盤犯下的一個大錯,可能最後導致它全盤皆輸。中東的伊朗,也是在美國這樣的緊逼之下,跟中國簽訂了二十五年的戰略合作協議。這應當算是美國在中盤犯的另一個大錯。美國二十年無功而退,撤出阿富汗,這很可能是第三個中盤的錯著。從今以後,美國即使使盡全力,想要在歐亞大陸找一塊立足之地,都會越來越困難。

這就是圍棋思維的優越之處 —— 給對手留餘地,絕不趕盡殺絕。對弱者,讓子。太君子了。美國無論如何也學不會。我的預測是,美國依靠西洋象棋的思維方式和打法,可能已經注定了失敗的命運。

中國呢,1949年才從墳墓邊緣站了起來,喫盡了苦頭之後摸索前進,終於找對了路子,快速崛起。崛起之後,逐漸爲自己闖出了一片天地。這時候,美國到處惹是生非,把中間一大塊占了,仍嫌不足,到西邊搶一塊,再到南邊佔一塊。這樣,它的劫活還沒有做好,就陷入了小區的纏鬥之中,無暇東顧,給予中國將近三十年韜光養晦的寶貴時間,悶聲不響地在亞非拉佈局和賺錢。當美國驚覺到中國壯大的時候,天外又飛來了兩隻巨大的黑天鵝:川普和新冠,把本來聲勢浩大的棋王搞得相當狼狽。2021年的今天,美國的先天優勢可能被糟蹋的差不多了。至此,這盤棋到底鹿死誰手,到底誰領下一世紀的風騷,且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中盤的前半段

中盤,尤其是中盤的前半段,通常是兩方各展神通的時候,外交,貿易,科技,軍事,文化,全部搬上檯面了,招數有明有暗,變化多端,可以聲東擊西,也可以對著幹,下的都是大棋。這時候,幾個落子錯了,當時或許沒有覺察,可是到了接近收官時,就看出來了,不過看出來的時候,也已經回天乏術了。中盤的大棋下的差不多了,就逐漸進入肉搏戰,奪取一小塊一小塊的地盤。 就中美鬥爭而言,大棋是在2012年開始下的。那時候,美國是意氣風發,覺得勝券在握,而中國則處於守勢,左攔右架,頗爲辛苦。

中盤的前半段大家都已熟知,在此不必囉嗦,其主要的特點就是規模巨大,放眼長期。例如:奧巴馬的亞洲再平衡,泛太平洋貿易夥伴關係,以及在南海搞事,慫恿菲律賓把中國告上國際仲裁法院,在南海搞自由航行等。這段時期,中國是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對抗的手段可圈可點,沒有讓美國占到便宜。這些事件大家都已熟知,在此不必多説。不過,這裏凸顯了民主制度的一個重大缺陷,倒值得我們説説。

政策缺乏連貫性的問題

理論上,民主制度反映的是人民的意願,這毫無疑問是它的優點。民意是通過選舉來實現,所以定期選舉是它運作的核心。選舉時常會帶來政黨輪替,而因爲各政黨的支持群衆不同,政策取向反映的是各自代表的利益集團的利益,所以政黨的輪替時常會使政策失去連貫性,不論在外交還是内政上,都是如此。許多長期項目需要長期承諾,不能三年五年就從頭來過,變來變去就必然要付出代價。最明顯的例子就是爲期十五年的伊核協議了。

奧巴馬辛辛苦苦達成了經過安理會通過的5+1的伊核協議(五個常任理事國加德國)。可是,這是黑人總統達成的,所以白人至上的川普必須加以破壞。他上臺後的第二年,緩過手來,就退出了協議。拜登上臺後,想要重新加入協議,就遭遇到不可克服的困難。耗時三個月,談到第七輪,仍然沒有結果。爲什麽?一個主要路障是,伊朗一定要拜登簽一份文件,承諾美國不會再次退出協議。這當然非常合理;但是,拜登卻無法作出這樣的承諾,因爲,如果三年後川普捲土重來,他很可能再退出協議。毫無疑問,這是美國民主體制的弱點。

當然,有些民主國家,由於一黨獨大,所以政策可以保持連貫性,例如日本,幾十年來絕大多數時間是由自民黨一黨執政。印度議會黨也是如此。臺灣是在蔣氏父子主政的時候替經濟打下了基礎,然後就讓藍綠兩黨的鬥爭和輪替糟蹋到如今,前後對比,或許很多人會懷念不民主而有效的專制時期。默克爾在德國主政十六年,維持住德國政策的穩定性,也使德國成爲歐洲的老大。這是說,政策的連貫性非常重要,衹要執政者不是腐敗無能,它比換來換去的政黨輪替要好得多。

奧巴馬的一系列政策,包括泛太平洋貿易夥伴關係,伊朗禁核協議,巴黎氣候協定等等,都被川普給廢了。在奧巴馬任内,希萊利在亞洲致力於挑撥分化中國與東盟諸國的關係,在歐洲,她加强美國與盟國之間的關係,抵制俄國,這些努力也都被川普給糟蹋掉了。也就是説,奧巴馬的中盤設計基本上全被川普給推翻了。這就是政黨輪替的代價,而在中美大博弈的當口,它的代價是巨大的。它幫了中國一個大忙。由於美國的政黨輪替,中國多出四年佈局的寶貴時間。

寶貴的四年

對中國海軍,這四年可説是黃金時段。軍事專家常説的是,中國造軍艦跟下餃子一樣,到2020年時,中國已經有兩艘航母服役,有52系列的驅逐艦二十五艘,建造了八艘055重型驅逐艦,其中四艘已經服役。還有其他的各種類別的戰艦。這麽一來,近海,中國海軍,加上陸上的導彈基地,已經可以跟美國對抗,甚至能夠壓倒美國的航母戰鬥群。

2013年開始的瘋狂造島行動,到2020年,已經鞏固了南海的美濟礁,渚碧礁和永暑礁的防禦工事和軍事部署,形成了三角形的國防堡壘。美軍不停地來自由航行,挑戰中國的領海主權,可是它不敢破壞已經建成的基地。美軍的航母戰鬥群,據維基百科,一天的開支是250萬,它們一年來個五十天的話,那經費就超過一億美元,兩個戰鬥群來回跑跑,三億美元就燒掉了。在南海,中國是以逸待勞。這就要感謝川普給中國的時間。

對外,中國對東盟和歐盟的貿易額都超過了它們跟美國的貿易額,這使得美國再想拉攏這些國家來對付中國的時候,它就叫不動了。這正是今年發生的情況。在G7 和北約的峰會上,拜登得不到德法意等國的全盤支持。許多歐洲國家都要跟隨中國做生意,不願意爲非常抽象的意識形態跟著美國跑,所以它們嘴皮上敷衍美國,跟中國的經貿活動卻毫不減少。這應該說,也是川普胡亂向友邦加關稅的後果。

經過四年耽擱,可以看得出來,拜登急了。美國的整個傳統外交建制,軍事建制,都急了。這就是爲什麽過去六個月的火藥味那麽濃,美國的攻勢那麽激烈。看來中美鬥爭的大棋,距離收官不會太遠了。

感謝新冠

我們大概可以體諒川普和拜登,對新冠那麽痛恨,一定想甩鍋中國。他們就不想想,如果中國也像美國、印度、巴西和瑞典那樣,對新冠掉以輕心,那麽中國老早完蛋了。所以,他們其實應當責備自己,天公釋放了病毒,如果說祂有私心的話,那祂最初想懲罰的可能是中國,衹不過中國動員了全國力量,把病毒給擋住了。或許很多人還記得毛主席的愚公移山,人定勝天吧?

現在,由於delta 變種的出現,我們進入了大傳染病的第四波。第四波才剛剛開始,其後果到底如何,還有待未來發展。可是,正是因爲中國在第一波就基本消滅了它,所以現在可以享受到最大的好處。

例如,本來拜登積極在搞印太四國聯盟,主要想把印度拉進來,共同制衡中國。可是,大家終於發現,印度的疫情極其嚴重,據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研究,確診人數可能接近四億,死亡人數也是目前公佈的數據的好幾倍。所以,美國發現,印度其實是個扶不起的阿斗,根本無力作爲對抗中國的幫手。

當然,印度、越南、馬來西亞、印尼等東南亞國家疫情失控,使得訂單紛紛往中國轉移,讓中國大賺一筆。不但如此,中國還可以限制出口,讓美國的通貨膨脹多燒一陣子。

疫情嚴重,可是美國硬是死摳住疫苗,不肯讓世界分享。中國,疫苗的效果雖然稍差,但是已經向世界上的窮國提供了約五億劑疫苗。美國的這種自私,對於它的中盤爭奪戰來説,也是一個敗筆,彰顯的是資本主義的自私本性。

美國的國運

我們也發現,布林肯,美國現任國務卿,一位嘴裏含著銀調羹長大的高才生,品學兼優,可是性格上就跟咱們臺灣的馬英九很像,小氣、缺乏豪邁之氣。印度外長辛辛苦苦跑到美國,求疫苗,可是布林肯硬是不給,非要逼印度停止購買俄國的武器。他想要默克爾跟美國一起對付俄國,但是他硬是不肯放棄制裁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一直等到默克爾斷然拒絕,才勉强放棄對德國的制裁,但是這已經晚了半拍。跟伊朗的談判也是如此,明明是川普胡鬧,退出伊核協議,可是他一定要伊朗先答應停止精煉鈾,把導彈發展納入談判範圍,才肯放棄部分制裁。這那裏是下大棋的人呢?結果,伊朗跟中國簽了二十五年的合作協議之後,他才立刻放軟身段,要求伊朗會談,這當然又晚了半拍,由主動變被動。晚半拍,在國際關係上是要付重大代價的。這也應當算是美國的中盤失誤。

雖然這麽説好像有點迷信,但是這使我相信,美國的國運正在下坡的道路上,緩緩而行。

收官之前

我們觀察到,川普進了白宮之後,中美鬥爭發生了實質性變化。他不來什麽TPP了。他廢掉了TPP。他開始定點打擊:貿易,中興,華為⋯⋯也就是説,不再是大面積地打擊,而是小面積,精準式的打擊,一下子制裁這個,一下子制裁那個。這似乎預示,收官的日子可能不遠了。

拜登上臺之後也沒有改變這個趨勢。新疆棉花、治港官員、芯片、增加制裁企業名單⋯⋯雖然打著民主人權的旗幟,但實際行動是定點打擊。最大的動作有兩個,一個是慫恿烏克蘭對俄國採取主動攻勢,一個是在臺灣大做文章。目的很簡單,看到盟國不肯站邊,想挑動衝突强度,逼迫盟國站邊。

如果你看西方媒體,好像是俄國要對烏克蘭動手於先,烏克蘭防守在。這很荒謬。其實呢,美國知道烏克蘭想加入北約,所以就引誘它集結部隊,逼近東部兩個獨立省,并且說要提供1.5億軍事援助(後來又黃牛了)。等到普京動員了十萬大軍,美國馬上退縮。烏克蘭發現,北約根本不打算要它。可憐的澤林斯基,被川普耍了,沒有覺醒,又被拜登給耍了。問題是,德國法國根本就不會讓烏克蘭加入北約。不要看表面上德法仍然跟美國和和氣氣,可是拜登和布林肯知道,他們逼迫歐盟站邊的企圖失敗了。

在臺灣海峽,美國還在搞事,並且越搞越帶勁,死命鼓動日本參與,就是希望北京忍受不住,先發第一槍,這樣或許美國還可能挽回已經失去的東盟,和仍然不肯加入的歐盟。北京是跟著加碼,但是沒有學普京那種戰鬥民族的做法。

對於拜登在臺灣切香腸的做法,習近平也跟著加碼。習近平如果加倍加碼,我相信,就跟在歐洲哪邊一樣,拜登會尋求妥協,因爲他的確不願意跟中國硬拼。硬拼美國股市必跨,中國不供貨,通貨膨脹無可避免會猛增,那麽,期中選舉民主黨無疑會落敗,而他的 “美國回來了” 就是變成 “共和黨回來了”。也就是説,美國根本沒有底氣跟中國硬幹。

所以,拜登衹有求和一途。不過,習近平絕對不應該輕易放手,一定要拿到最好的條件才讓拜登和解。事關國運。一切都看習近平怎麽收官了。
近 31 日
1 次瀏覽
本訊息有 0 則查核回應
目前沒有已撰寫的回應,建議對其抱持健康的懷疑。
加 LINE 查謠言
加 LINE 查謠言
LINE 機器人
查謠言詐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