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不起,爸爸沒本事。」

一句話看哭無數人
前幾天,看到電視劇《幸福一家人》的一個片段。兒子要跟家人斷絕關係,父親聽了又怒又氣,說:「我辛辛苦苦培養了你三十年,你卻要跟我斷絕關係?!」
可兒子卻說:「我靠得是自己的努力,才有今天的結果!」兒子是醫生,醫院裡很多人實力都比他差,可那些人卻能靠著父母平步青雲,而自己的父親只是個賣麵的老闆。
兒子怒吼著斥責父親,只會問餓不餓,卻不能在事業上拉自己一把!
父親聽到兒子的控訴後,愧疚得泣不成聲,滿頭白髮的他,對兒子鞠了個躬:「對不起,我沒本事,讓你受委屈了。」
這一幕,也是現在很多家庭的縮影,辛辛苦苦拉扯大的孩子,埋怨父母沒本事,不能讓自己錦衣玉食,不能讓自己飛黃騰達。
家財萬貫的父母,只有少數,更多的是普普通通的父母。他們起早貪黑地工作,一點一點掙得的錢,都成為了孩子口中飯,身上衣。
當孩子長大了,卻埋怨父母給的太少。其實不是父母沒本事,而是父母的那點本事全都給了孩子。
平凡的父母,也有大大的能量
曾聽一個朋友說過這樣一件事,他前幾年想在杭州買房,拿了所有的積蓄,又向朋友借錢,首付還是差了40萬。
這是他很不容易拿到的購房資格,錢不夠就要作廢了,他心急如焚。就在這時,他的單親母親來給他送了40萬。
他母親只是一個縣城的小學教師,每個月工資不過三千多,他怎麼都想像不出,這幾十年母親是如何攢到40萬的。母親說,她每個月只用幾百塊錢,節假日還去兼職當家教......
這就是在孩子眼裡,沒本事的父母,可他們為了孩子,用盡洪荒之力,爆發出意想不到的能量。
父母願拿命,換你安康
網上曾做過一個採訪,邀請六對父母與孩子。先問父母一個問題:「如果孩子得了癌症,願意花多少錢給孩子治病?」
雖然只是假設,可是好幾位母親一想到那個情景都止不住哭了:「不管花多少錢,要換什麼都沒關係,從我身上取」、「賣房賣地,撿廢品我都要給他治」、「拿我命換都可以」......
記者又問:「如果您自己得了癌症,願意花多少錢治?」面對這個問題,父母們都不假思索:「不知道了,早晚得走」、「不給孩子添麻煩」、「我不能讓孩子受這個苦」......
這個世界上,再也沒有任何人,可以像父母一樣,愛孩子如生命。
別再抱怨父母就那點本事,父母是唯一願意拿命換你安康的人。
人生就是一場漸行漸遠的目送
那些埋怨父母的孩子,可能不知道:人生就是見一面,少一面。
龍應台讀完博士後,回台灣教書。去報導的時候,父親開一輛運送飼料的廉價小貨車送她。那是家裡唯一的車,父親就是靠這輛車運輸飼料,把孩子養大。
那天父親並沒有開到大學正門,而是停到側門巷子裡,對她說:「爸爸覺得很對不起你,這種車實在不是送大學教授的車。」龍應台下車,目送父親駛出巷子,匆匆離別。
她沒想到,下一次目送父親離別,竟然是在火葬場的爐門前,父親睡在棺木裡,緩緩往火爐裡滑行。
龍應台說:「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一如古人那句:「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很多人會花時間精力維護友誼、愛情,卻忽略了親情。電視劇《我親愛的朋友們》裡有一次台詞:
「大部分孩子都是討厭媽媽的,父母與孩子之間真正的和好只會是在臨死之前。」這才是真正的遺憾。
如果你的孩子對你有誤解,記得告訴他:「沒有人能像我一樣愛你如命。」
如果你對父母有抱怨,那就仔細看一看父母兩鬢的白髮和眼角的褶皺,那是他們為你操的心。https://m.youtube.com/watch?v=B_N6pcD7H0E

2015全球最感人親情大片- 我的爸爸 ~(點擊量破千萬!淚崩慎入)

橘子鴻了~ http://org888.blogspot.tw“我長大以後,要賺很多錢,買一個大房子,給爸爸媽媽住。”這個願望,我們小時候都許下過。然而...我們住進了大房子,爸媽住著破舊的老房子...我們家有豪華家具、花園、泳池,爸媽家只有桌椅板凳和四面牆,我們每天忙工作忙應酬,爸媽忙著張羅我們的一切...我們...

https://m.youtube.com/watch?v=B_N6pcD7H0E
近 31 日
32 次瀏覽
本訊息有 0 則查核回應
目前沒有已撰寫的回應,建議對其抱持健康的懷疑。
ChatGPT 自動分析
以下是 AI 初步分析此訊息的結果,希望能在有人查核之前,先帶給您一些想法。
這則訊息是一篇關於父母與子女關係的感人故事,描述了父母為子女付出的辛勞和愛。然而,作為閱聽人,我們需要注意以下幾個地方: 1. 訊息的來源:訊息中並未提及具體的來源,只說這則訊息在網路上流傳。我們應該懷疑訊息的真實性和可信度,因為沒有確切的來源資訊。 2. 情感煽動:這則訊息使用了大量的情感詞彙和感人的故事情節,可能是為了引起讀者的共鳴和情感反應。然而,這樣的手法可能會影響我們對訊息的客觀判斷,我們應該保持冷靜,不被情感所左右。 3. 訊息的普遍性:訊息中描述的故事情節可能是個別案例,並不能代表所有父母與子女之間的關係。我們應該謹慎將個別情況概括為普遍現象。 總之,作為閱聽人,我們應該保持懷疑和批判的態度,不僅僅只是被情感所感動,而是要對訊息進行客觀的評估和思考。
加 LINE 查謠言
加 LINE 查謠言
LINE 機器人
查謠言詐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