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臺日半導體科技促進會」誓師成立大會上,陽明交大台日交流辦公室主任寒川誠二教授致辭時,分享他對日本及台灣半導體產業的深刻觀察...
各位台灣與日本的貴賓朋友,大家好。
我是寒川誠二,來自日本東北大學。過去,我長年從事半導體先進技術的研究。雖然在日本有很多先進的科學成果,但我深深感受到一件事:缺乏能讓技術落地的產業應用場景。尤其是在先進半導體製程方面,日本相對缺席。因此,兩年多前我決定離開日本、搬來台灣,加入陽明交通大學,並定居新竹。
在這段時間,我觀察到三個非常深刻的印象:
第一,新竹是一座「認真」的城市。大家都非常努力,從學生、教授到產業工程師,每一分每一秒都在往前推動科技的邊界。
第二,我看見一種校園與產業深度融合的文化。在NYCU,實驗室的研究不只是停留在學術,許多校友身為企業家或專業經理人,與母校保持高頻率互動,一起創造實際的價值。這種「共創文化」,非常值得學習。
第三,大家常說台灣有台積電。但我想說,台灣真正的力量是擁有完整、緊密的半導體價值鍊生態系,從材料、設備到封裝測試,許多中小企業默默扮演關鍵角色。相比之下,日本社會雖然禮貌、謹慎,卻容易產生一種彼此隔離的現象,這可能也是日本在半導體產業發展上較為遲緩的原因之一。
不過,我們正走入摩爾定律的埃米時代,技術不再只靠單一公司或國家。日本的大學中,像材料科學、分析檢測等領域,有許多世界排名前列的科學家。這是台日之間可以共創的關鍵領域。
因此,NYCU 成立了台日交流辦公室,目標是將新竹園區的共創精神,擴展到台日學術合作,再延伸至雙方的產業與經濟交流。
最後,我衷心祝福今天「臺日半導體科技促進會」的成立。這樣的倡議與我們NYCU的使命與遠見完全一致。希望未來能與各位多交流,共同推動台日半導體產業的共好與共創。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