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媒體
Lin bay 好油》由毒物科醫師示範如何玩殘農業和專業
提供新的無抗藥性的農藥給農民使用,反而能有效減少用藥,有多種不同作用機制的農藥輪替使用,更是減少用藥的最好方法。農業主管機關基於自己的職責與專業判斷來建議農藥殘留標準,食藥署依照飲食資料及科學證據來訂立農藥殘留標準並公佈,這些都來就是他們的職責。但某些媒體卻選擇使用惡意操作的角度,刻意選擇訪問和農業還有食品安全沾不上關係的毒物科專家,講一些沒有任何證據支持的論點。
作者: Lin Bay 好油 | 2018-05-25 12:31


Lin bay 好油

前幾天媒體做了個新聞,斗大標題寫著:「茶樹農藥鬆綁 第一泡別喝了」。既然農藥延伸允許使用,為什麼新聞會用這樣的標題?

報導中提到:林口長庚臨床毒物中心主任顏宗海表示,致腫瘤等級C級,是指對部分動物有風險,但對人體還沒有相關致癌的證據。而賽派芬因為只有日本使用,毒理學的相關資訊很少,對人體有何影響了解有限。因此建議民眾泡茶時,為避免農藥殘留,第一泡建議還是不要喝。


第一泡茶真的不適合喝嗎?(本報資料照)

看起來是顏宗海的建議,但毒物中心主任具備食安專業嗎?在毒物科醫師眼中,看到什麼都是毒,就算食品安全明明不是他的專業,只要記者詢問,都能侃侃而談,醫師應該要講求科學證據,但講出這種話很令人懷疑他們的專業,是說,反正講話也不用負責,講得越扯,就越能建立自己的公信力,而長庚的人也不是這樣第一次這樣搞,之前長庚臨床毒物科實驗室的林中英博士還說,因為竹筍殼會裂,蟲會跑進去,所以農民會用農藥,因為有草,農民會用除草劑。事實上竹筍的用藥非常少,藥殘過量的比例也非常的低,竹筍園因為竹林遮蔭以及地面乾枯的竹葉覆蓋,沒什麼農民在用除草劑,明明不了解農業的生產狀況也可以在鏡頭前臉不紅氣不喘地鬼扯,這就是毒物科醫師訓練的專業嗎?

第一泡茶真的不適合喝?

大多數的農藥屬於脂溶性的農藥,對於水的溶解度非常低,農民施用農藥時多數都需要配合乳化劑來讓農藥在水中能均勻散佈,而這次在茶葉允許使用的兩支新藥-賽安勃(Cyantraniliprole) 、賽派芬(Cyenopyrafen),稍微有點正常化學知識的醫師一看化學式就知道這兩隻藥屬於脂溶性,如果連化學式都沒看過就可以說出第一泡不適合喝的話,這種專業更令人搖頭。


賽安勃與賽派芬化學式。

賽安勃的殘留的茶葉,到底會泡出多毒的茶?

這次法規的殘留允許值是1.5ppm,姑且假設某品項茶葉的賽安勃殘留量是1.5ppm,賽安勃20度C溶於每公升水的數量是14.2毫克,也就是一般500毫升的水用10公克茶的沖泡方式,在這杯500毫升的茶中,賽安勃如果全部都溶到茶湯中,大約會有0.000015公克的量,而這樣茶湯有多毒?

首先,賽安勃在老鼠口服的半數致死量是2000mg/kg(Page 92 of The Toxicology and Biochemistry of Insecticides, Second Edition, By Simon J. Yu)。所以我們整理一下:

賽安勃 Oral LD50 in rat (半數致死量) 是 2000mg/kg,1杯500毫升的第一泡茶,茶葉中有賽安勃總量0.000015公克,在最惡劣的情況下,一個60公斤的成人大約要喝80萬杯500毫升的第一泡茶湯,才會產生50%的機率中毒死亡,要喝到中毒還真的很難。
近 31 日
1 次瀏覽
本訊息有 1 則查核回應
4000 認為 含有錯誤訊息
引用自 4000 查核回應
2018年5月21日《中國時報》刊出一則標題為〈茶樹農藥鬆綁 第1泡別喝了〉的新聞,文中批評政府近2年持續將農藥殘留標準放寬,新增用藥,讓一項作物使用多種農藥、新舊藥物同時在市面上流通等等措施,將使人民暴露在更多的食品安全風險之中。該新聞一出立刻引發立委質疑,也讓行政院食品安全辦公室、農委會、食品藥物管理署、農糧署等召開記者會澄清「這完全是假新聞!」。

資料佐證

http://www.foodnext.net/news/newsnow/paper/5357120791

開放農藥殘留容許量是食安開倒車?別急著下定論!

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隨著科技的進步,農藥也持續有更有效、更安全的新藥誕生,政府須作好相關的風險評估與教育,讓較好的新藥能夠取代舊藥,順利讓舊藥退場。 採訪‧撰文=黃毓棻2018年5月21日《中國時報》刊出一則標題為〈茶樹農藥鬆綁 第1泡別喝了〉的新聞,文中批評政府近2年持續將農藥殘留標準放寬,新增用藥,讓一項作物使用多種農藥、新舊藥物同時在市面上流通等等措施,將使人民暴露在更多的食品安全風險之中。

http://www.foodnext.net/news/newsnow/paper/5357120791

以上內容「Cofacts 真的假的」訊息回報機器人與查證協作社群提供,以 CC授權 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4.0 (CC BY-SA 4.0) 釋出,於後續重製或散布時,原社群顯名及每一則查證的出處連結皆必須被完整引用。

加 LINE 查謠言
加 LINE 查謠言
LINE 機器人
查謠言詐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