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華仁教授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ee7wkospPFbJPX6e/?mibextid=oFDknk
系統性農藥洗不掉

農藥殘留問題還蠻嚴重的,媒體報導抽驗結果有農藥超標時,經常在後面會教消費者怎麼洗。

然而農要有兩大類接觸農藥附著在表面,或許可以洗掉,但是系統性農藥跑進植物體裡面,是洗不掉的。

盼望媒體在講怎麼洗之後,附帶加一句: 系統性農藥洗不掉。

表列的系統性農藥還不少,資料來源參考: http://seed.agron.ntu.edu.tw/publication/article20240217.html

媒體報導的都是農藥超過衛福部所公告的農藥殘留容許值。可是科學研究告訴我們,該容許值只針對單一農藥,但我們每餐吃下肚的農藥可能有很多種,這叫做雞尾酒效應。 https://www.facebook.com/warren.kuo.5/posts/pfbid0in2PXugz1aX6JLbp67LapUpzzKqMTKdUXfrYfdtaxKc3o3C9BXU2qFHrJRyFvgmCl

而起低於該容許值也不見得安全,長期吃下肚後可能導致內分泌失調,以及神經系統受到影響,而引起各類慢性病。 https://www.facebook.com/warren.kuo.5/posts/pfbid0naC7GVEdbzW5dpsAMA9nrKrfkKdZ1MGNfqn1jCCrUSf5kHCYkZiF2aMyoZD3qQb9l

避免的辦法就是盡量買泛有機食材在家開伙。外食的話盡量找綠色餐廳。 https://greenmedia.today/map_search.php

Green Media 綠媒體 - 有時是道光影,一個轉角,便能喚起心之所向

以「綠的傳媒者」為定位,關注富含「自然.在地.永續」之精神的人事物,帶領讀者一起經驗更自然、更接近本質的生活方式。

https://greenmedia.today/map_search.php
近 31 日
0 次瀏覽
本訊息有 2 則查核回應
Lin 認為 含有個人意見
引用自 Lin 查核回應
毒性取決於劑量,科學家們會根據動物實驗,計算出「每日可接受攝取量(acceptable daily intake, ADI),這個數值將作為政府單位作為安全評估的界線,於此界線下會再考量到飲食習慣或田間施藥測試結果,訂定更嚴格的使用限量(如:食品添加物)或最大殘留容許量(maximal residue level, MRL)作為行政執法的依據,超標的廠商將受到懲罰。

不同意見出處

https://www.agriharvest.tw/archives/109708
https://pansci.asia/archives/4765

檢出農藥殘留真困擾?一次搞懂農藥殘留檢驗與改善對策 - 農傳媒

為減少農民生產的農作物殘留農藥不合格情事,本文簡介現行農作物農藥殘留監測制度,再列出常見的不合格原因,減少農友與消費者對於使用農藥之偏見。經收集及分析各種案例,除合法使用及減量使用農藥外,亦提出防止農作物受污染的建議,可逐一弭平對藥劑管理問題,亦能控制病蟲草害。本文章期能取得農友共識、共創多贏,並能提供給植保研究人員參考。

https://www.agriharvest.tw/archives/109708

劑量決定毒性――務實看待DEHP事件

將歸入第四類疑似毒化物的塑化劑加入食品原料,讓數以百萬計的不知情大眾經常服用,絕對是傷天害理的勾當,主犯應受法律嚴厲制裁。只不過消息發布後,許多記者報導及專家發言,都有語不驚人死不休之嫌,譬如說DEHP的毒性是之前三聚氰胺的3.5或20倍,男孩的陰莖會變短,甚至有人罹患大腸癌,也說是由服用了含DEHP的酵素粉造成。

https://pansci.asia/archives/4765
Philae Wu 認為 含有個人意見
引用自 Philae Wu 查核回應
資料來源可被查證,文章主要想表達對於新聞報導的方式進行補充

不同意見出處

系統性農藥說明: https://greenbox.tw/Blog/BlogPostNew/7102/
農藥雞尾酒效應: https://www.huf.org.tw/essay/content/4410

更正中國時報引述本會對農藥殘留標準之說法

更正中國時報引述本會對農藥殘留標準之說法 今日(21)中國時報報導本會對於政府訂定農藥殘留標準的意見,其中部分內容對於本會說法有明顯的誤解,報載內容:「主婦聯盟行政主任張玉鈴指出,一項作物用多種農藥會產生交互作用,即『雞尾酒效應』,尤其農民多喜歡A+B認為效果強,但選擇不同廠商的產品時,更容易發生相容性問題。她表示,農作物使用『單項』農藥時,就算都不超過容許值,但若以一個人每日攝取到農藥殘留的『

https://www.huf.org.tw/essay/content/4410

以上內容「Cofacts 真的假的」訊息回報機器人與查證協作社群提供,以 CC授權 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4.0 (CC BY-SA 4.0) 釋出,於後續重製或散布時,原社群顯名及每一則查證的出處連結皆必須被完整引用。

ChatGPT 自動分析
加 LINE 查謠言
加 LINE 查謠言
LINE 機器人
查謠言詐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