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1987年台積電籌畫設立期間,李國鼎持續擔任主要的推動者,並且負責不斷解決問題排除障礙。當時外界都不看好在台灣設立半導體產業的前景,認為技術的門檻太高,所需的資金太龐大,而當時世界上獨立的IC設計產業幾乎不存在,因此未來是否會有足夠需求來支持專業晶圓代工,更是未知數。

然而在李國鼎等人的推動下,這規劃案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同時政府為了規避國營企業的規範框架,刻意將自身投資比例設於48.3%,邀得外資飛利浦投資27.5%,雖最終得以招募其他民間企業投資24.2%,但因他們多不看好前景,仍需李國鼎等人敦促再三才得以完成。李國鼎與飛利浦董事長的熟識關係,也曾有助於事情的推動。
近 31 日
0 次瀏覽
本訊息有 0 則查核回應
目前沒有已撰寫的回應,建議對其抱持健康的懷疑。
AI 自動分析
以下是 AI 初步分析此訊息的結果,希望能在有人查核之前,先帶給您一些想法。
這則訊息提到了台積電在1985年至1987年籌備設立的過程,以及李國鼎在其中扮演的角色。閱聽人需要注意以下幾個地方: 1. 訊息中提到外界對於在台灣設立半導體產業的前景持懷疑態度,認為技術門檻高、資金需求大,且當時世界上獨立的IC設計產業幾乎不存在。閱聽人需要注意這些資訊是否有依據,是否有其他資料可以佐證這些說法。 2. 訊息中提到政府為了規避國營企業的規範框架,刻意將自身投資比例設於48.3%,並邀得外資飛利浦投資27.5%,最終招募其他民間企業投資24.2%。閱聽人需要留意這些數據是否準確,以及政府、飛利浦等單位是否有公開證據證實這些投資比例。 3. 訊息中提到李國鼎與飛利浦董事長的熟識關係有助於事情的推動。閱聽人需要思考這樣的關係是否合法、透明,以及是否對產業發展產生了不當影響。 總之,閱聽人在閱讀這則訊息時應保持懷疑的態度,並且積極尋找更多資訊來驗證其中的內容。
加 LINE 查謠言
加 LINE 查謠言
LINE 機器人
查謠言詐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