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宣布再砸千億美元到美國,董事長魏哲家與川普及商務部長盧特尼克與美國總統川普同台亮相,這不僅是資金外移,更是台灣經濟命脈的轉向。昨夜消息一出,台積電ADR(TSM)在美股暴跌4.2%,投資者震驚於台積電未經充分談判便迅速加碼投資。台灣圍繞台積電生態系才剛起步,新竹、高雄建廠與CoWoS產能調整才開始,如今卻因美國壓力轉向,台灣「矽盾」正面臨削弱危機。
美國未提供補助,還要求2奈米以下先進製程優先設在亞利桑那州,從1座5奈米廠加速到2-3座4奈米/3奈米/2奈米廠。商業上,美國製造成本是台灣兩倍,工程師難覓,毛利將大幅下滑;政治上,台積電或為換取美國支持而妥協。但速度越快、製程越先進,對台積電與台灣越不利,產業空洞化隱憂加劇。
政府的缺席與無力,令人失望。經濟部次長訪美近一個月,無消無息,執政黨喊「AI內閣」一年卻無作為。反觀烏克蘭談稀土、日本軟銀投五千億美元,領袖親赴白宮談判桌,而台灣無力幫台積電減緩美國壓力。我們不應讓台積電孤單與美談判,政府應知如何協助。CNBC今晨採訪中我黨指出,台灣地緣政治重要性越低,美國未來幫台灣的誘因也越少,台灣恐成「無用之地」。
政府須立即行動,採取可能的對策:
1. 保技術根留台灣:政策確保先進製程不全外移。
2. 強化供應鏈地位:參與國際談判,維持台灣不可替代性。
3. 加速本地投資:推動軟體產業、區塊鏈、機器人與 AI 應用,多元化發展產業根基。
台灣不能僅靠台積電獨撐大局。政府何時登上談判桌,矽盾破防,不能全黨神隱搞鬥爭,要為台灣爭取未來,考驗執政黨的智慧。你覺得呢?台灣該如何守住自己的位置?